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孙必干忆中国驻伊使馆复馆:献身于祖国需要之时

2005年03月18日 09:53

  中新社武汉三月十七日电题:“献身于祖国需要之时”

  ——孙必干追忆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复馆工作

  中新社记者艾启平

  没有紧张的外交斡旋,而是心怀坦然地坐在讲台上,将自己的传奇外交经历娓娓道来。中国原驻伊拉克使馆复馆小组组长孙必干,十六日应邀来武汉作报告,受到此间相关人士的的欢迎。

  孙必干是湖北武汉人,一九六五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后被公派至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学习;一九九0年至二00二年,曾先后担任中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伊拉克大使、伊朗大使。二00三年六月,时已退休半年的他,出任中国外交部伊拉克复馆小组组长,在枪炮声中开始了艰难的复馆外交历程。

  “受命于危难之际,献身于祖国需要之时”、“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要复还”,这是复馆小组十三人赴任伊拉克前,中国外交部官员的赠言。孙必干说,我们已经做好了足够的精神准备。

  二00三年七月,孙必干等穿越被称为“死亡之路”的约旦-伊拉克高速公路,进入了战后的伊拉克,实地调查了战后的伊拉克和中国驻伊大使馆被毁情况。二00四年二月,复馆小组决定再次重返巴格达。中国政府特别派出六位武警人员随行,负责复馆小组的安全保卫。

  孙必干回忆,战后的巴格达,毁坏程度比预料中的还要严重:中国使馆已经面目全非,一部分建筑坍塌,残存的墙壁上被火箭弹炸成的大洞和弹孔随处可见,使馆里的物品早已被洗劫一空;所到之处,枪炮声不断,道路两旁布满了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炸弹;整个城市的通讯中断,开展日常的外交工作都靠出去联系。

  “出去,就意味着危险!”孙必干说,“因为你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会碰上危险”。重返巴格达后,复馆小组住在曼苏尔饭店——离“绿区”美军驻伊司令部只有一公里。虽然这里相对安全,但实际上“绿区”是伊武装组织攻击的重点,孙必干形容那段生活是“在枪炮声中入眠,在爆炸声中惊醒”。

  有一次,孙必干去伊拉克外交部开会,结果在外交部对面发生了一起非常强烈爆炸事件,整个大楼窗户震动很厉害,导致十七人死亡、十五人受伤。已逾花甲的孙患有冠心病,对于近在咫尺的危险,泰然自若。他说:“死亡是不可回避的事情,我们有祖国交给的任务,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这是外交官的基本素质。”

  孙必干说,中国一向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与伊拉克的外交关系自始至终着眼于伊拉克人民、着眼于海湾地区和平稳定、着眼于中伊双边友好合作。在伊期间,他拜会了伊政权高层和各部部长,与伊主要政党和组织建立了良好关系,在台湾问题上取得了伊方支持,同时妥善解决七名中国人被挟持事件。随着新任中国驻伊大使杨洪林到任,他于二00四年九月二日圆满完成了神圣使命,平安回到了祖国。

  此次,孙必干携夫人回到家乡。说起对中国外交所作的贡献,他谦虚地说,外交官家属才是其完成祖国任务的“无冕功臣”。(完)

 
编辑:邱观史】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相 关 报 道:::
·“感动中国2004”评选揭晓 刘翔、孙必干等当选 (2005-02-17)
·孙必干讲述赴伊复馆困难:经常碰见枪弹炸弹袭击 (2004-09-10)
·中国驻伊使馆临时代办孙必干回国 将与公众交流 (2004-09-08)
·孙必干大使对韩国人质遇害一事表示震惊和哀悼 (2004-06-24)
·孙必干:中国在伊拉克重建中已有了一个小项目 (2004-02-17)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