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 产经资讯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3·15”前夕 北京药监局曝光保健品5种推销术

2005年03月10日 16:36

  中新网3月10日电 北京晚报报道,健康讲座、免费体检、会员制、义诊、进社区宣传,这些都是目前投诉举报较多的不符合规定的保健食品销售形式。在“3·15”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昨天曝光了以上5种违规销售形式,并提醒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夸大宣传,一定小心别上当受骗。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治疗疾病。

  违规推销保健品、夸大宣传其功能和作用,北京市药监局几乎天天都能接到这样的投诉举报。其中较常见的有:

  1、“健康讲座”。租用礼堂或饭店等临时性场所,打着健康讲座的旗号,对象多为中老年人群,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功效,误导消费者混淆药品与保健食品的概念,然后送货上门,将保健食品销售给市民;

  2、“免费体检”。有的厂商在社区内张贴广告,免费给中老年人体检,检查后告知其有各种疾病,服用某种保健食品能治病,然后送货上门;

  3、“会员制”。有个别保健食品的生产经销单位,为了减少经营成本,或者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先期发展一些会员,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会员推销保健食品,然后再利用会员帮其进行销售;

  4、“义诊”。推销人员身着白大褂,以所谓医生的名义为市民看病,不收任何费用。通过几次接触取得信任后,声称某保健食品可以对身体健康有帮助,自己可以联系到较低价格的正规产品,然后将产品推销给消费者;

  5、“进社区宣传”。假借进社区宣传、送服务上门之机推销保健品。  据了解,目前消费者投诉举报较多的保健食品问题主要集中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西药,以降糖类、减肥类居多;夸大宣传,“治疗疾病”、改善或是提高性功能,多见于抗疲劳类保健品。

  北京市药监局提醒消费者,要正确认识保健品的作用,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治疗疾病,而且一般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保健作用。购买保健品一定要到正规经营场所,要认清包装盒正面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留意有效期和适用人群,同时别忘了索要和保存好发票。(张雪梅)

 
编辑:赵莉】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