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三月三日电 题:中国四大电信运营商如何应对“余额风波”
中新社记者 常惠英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地消费者协会(或消保委),今日联手与中国内地四大电信运营商进行沟通,为民讨“钱”,指出经营者随意侵吞电信卡内余额构成不当得利。这一信息披露,在上海业界与用户中引起极大关注。
上海市消保委赵皎黎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信卡打折销售是中国内地电信市场自身运行不规范、电信运营商相互不正当竞争的结果,其风险理应由经营者承担,而不能向消费者转嫁,更不能以此为由拒退余额。
赵皎黎认为,多年来,上海各大电信运营商推出的电信卡令人眼花缭乱,使用日期长短不一,但过期作废却是不约而同。为此,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的该类投诉不断上升,其中对名目繁多的电信卡内余额不退反映尤为突出。有的消费者望着电信卡内还有数十元人民币的余额被过期“作废”,心存不甘,却讨回无门。今天,中国四大城市的消协(消保委)一起为老百姓说话,这确实是件好事。
事实上,在国家信息部政策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目前上海电信运营商对于消费者的该类投诉已相应提出了解决方案。
从三月一日起,上海移动公司已推出“余额免费转移”业务,解决有效期到期后,手机被停机乃至销号的问题,近期该公司还将推出“付费激活”业务,将“死卡”变活,继续使用。据悉,从四月一日开始,上海联通公司也将提供“小额激活”业务,以保证用户花尽充值卡中的最后一分钱。上海电信公司则表示,正在研究有关细则,争取尽早拟定解决方法。
上海市民对于过期电信卡余额的“激活”持欢迎的态度。工作繁忙的李先生,手中还保存着不少各种面值过期电信卡。他说,卡内资金一旦激活可用,真是件开心事。
沪上业内人士指出,手机、小灵通、上网等各类电信充值卡因过期而“作废”的数量不少,长年来累计的余额相当可观。妥善处理好这类纠纷,有利于市场竞争的规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这也是各家运营商争取民心、提升服务质量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