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升起港岛第一面五星红旗
随着越南战争的临近,安达公司河内总部和西贡分公司根据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书记方方的指示,撤退到香港,庄世平肩负起更重的责任,香港分局50万港元的经费放到他的手上,先做棉纱生意卖往泰国,又做广东地下党组织收购的生猪生意,将一批批生猪销往香港市场,为党提供了大笔的经费。
对香港局在潮梅根据地创办南方人民银行的设想,庄世平全力支持,不仅大力提供印钞机和纸张,更将此前他开办的“宝通银号”变成南方人民银行的香港分行。不久,在香港创办一家银行的想法日益成熟,在方方的支持下,1949年12月14日,庄世平靠借来的一万美元,创办起南洋商业银行,在香港中环德辅道中167号隆重开业,那天,庄世平挂起了香港岛上第一面五星红旗。翌年,庄世平又在澳门筹办了澳门南通银行。
与此同时,庄世平受组织委派,大力协助郑铁如先生率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接受北京总管理处领导,参与组织了香港中国航空公司、中国旅行社及广东省银行、广西银行的起义行动。
不久,广东省人民政府叶剑英主席和方方副主席把一项特别任务交给了庄世平,将广东收兑的5亿港元和一批美元、越币秘密运到香港。庄世平运用他的智慧,每次运送都请香港警方护卫,直接运往汇丰银行点存,不到半年,这笔巨额外汇便全部顺利存入汇丰银行生息。后来,这笔巨大的财富对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建设新中国,均发挥了极其特殊的作用。
南洋商业银行几近白手起家,但在董事长兼总经理庄世平的全力运作下,以其对世界政治风云的准确判断、对国际经济与金融的渊博学识、稳健灵活的经营方略、良好的商业信誉,以及不懈的努力,使该行业务飙升,赢利丰厚,规模也不断扩大,资本实力于70年代一跃而成为香港十三家中资银行中的第二位,仅次于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在香港这个金融高度发达的工商经济社会中,庄世平以其骄人业绩渐次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他主持该行期间,南洋商业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实力雄厚、业务多元、颇具规模的现代商业银行,仅据1979年统计,该行资产总额便从1950年时的8600万港元增至32亿港元。
为经济特区的创建竭忠尽智
1979年年初,广东省委负责人吴南生到汕头传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汕头的贫困落后令他触目惊心,联想起他所听到的台湾出口加工区带动全岛经济发展的信息,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办出口加工区。他连夜向省委发出电文,提出自己的想法,又给在香港的庄世平打了电话。庄世平听了他的设想,连声赞好,并承诺尽快将世界各地出口加工区的相关资料搜集到。
很快,有关台湾出口加工区各种法规的全套资料,由庄世平直接传送过来了,接着,又传来了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国家创办同类加工区的详尽资料。1979年3月底,广东省委就此构想上报中央,邓小平、叶剑英对广东的大胆设想均给予了大力支持。邓小平一锤定音:就叫特区吧。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中央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设立“出口特区”。
后来,吴南生与庄老等各方面朋友交换意见,都觉得改称“经济特区”比较好,在中央有关特区的工作会议上,吴南生向会议作了口头汇报,与会同志一致赞成。1980年3月,中央正式批准,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
然而,在广东最初拟定的创办特区的相关文件中,依然充斥着以往的条条框框,如规定的所得税率竟高达30%,几乎比香港高一倍。当庄世平应邀到广州参加创办特区座谈会时,他坦诚直言,条分缕析,力陈这些条款之弊,就中国改革开放的走向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见,与会同志深为折服。
不过,改革之难竟超出人们想像,后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特区条例(草案)》时,其内容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对此,庄世平再也忍不住了,他激愤而言:“如果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按国际惯例办事,这样的《特区条例》定它何益?如果这样的条例拿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去付诸表决,我和港澳的代表将投弃权票!”庄世平的表态语惊四座,掷地有声,确有振聋发聩之效。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省委副书记的杨尚昆迅即调查了解了有关情况,对诸多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表示要尽快按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对《特区条例(草案)》做出深刻有效的修改。之后,习仲勋、杨尚昆又到庄老住处看望,恳切听取庄老的意见。
1980年8月26日,经上百次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由五届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深圳、珠海、汕头终于绽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绚丽之花,结出世人瞩目的经济之果。这其中也融入了庄老的诸多心血和智慧,融入了庄老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忠贞与赤子情怀。
引领港澳乡亲共建潮汕家园
改革开放的春风重新唤起海外华侨、港澳同胞被压抑已久的爱国爱乡热情,此时此刻,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庄老壮心不已,他要“乘长风,破万里浪”,引领潮汕籍海外侨领、港澳乡贤共建潮汕美好家园。他陪同挚友庄静庵先生几次前往潮州,受到各级党政负责人和家乡群众的热情欢迎和真诚接待。庄静庵先生感动之余,决定斥巨资捐建潮州绵德中学和绵德幼儿园。
不久,与庄老相知甚深的李嘉诚先生向庄老请教:“世平兄,祖国和家乡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请多指教,我会竭尽绵力的。”庄老闻听,欣喜异常,旋即将李先生的意愿转达给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经商定,建议李嘉诚先生将第一个捐建项目选在家乡的群众福利事业上。于是,李先生首捐60万元人民币,再捐100万港元,建楼房14幢,解决了潮安276户无房群众的住房问题。继而,李嘉诚先生又捐资2200万元人民币建起了潮安医院和潮州医院,并每年各赠20万港元经费,以救济贫困患者。接着,李先生又捐出450万港元建设韩江大桥,捐款500万元人民币改善汕头医专附属医院的医疗条件和设备,捐赠211万港元修复唐代古刹开元寺……
在潮汕地区兴建一所高水准的大学,是海内外潮人由来已久的夙愿,然而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起,一次次努力都因种种不可抗拒的原因而付诸东流。1978年金秋时节,邓小平、廖承志接见泰国潮汕籍侨胞,对其提出的在潮汕兴办一所大学的愿望表示坚决支持。1980年5月24日,汕头大学筹委会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正式成立,省委书记吴南生任筹委会主任,庄世平先生任筹委会副主任。
是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庄世平与李嘉诚的亲切晤谈被载入了历史,这天他向李嘉诚谈起筹建汕头大学的计划。李嘉诚激动地从沙发上站起来,说:“潮汕办大学是势在必行,我认为这一次一定能成功。”庄世平肯定地说:“今天,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已到了求贤若渴的程度。现在办汕头大学,的确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李嘉诚请教道:“庄老,我不知道办一所大学需要多少钱?”庄世平笑了笑,回答说:“嘉诚,这很难说,大学像海洋一样,多少钱都可以投进去。我和吴南生先生商量过,第一期开办费就需要3000万元。”李嘉诚听罢,恳切地说:“我马上捐出3000万港元作为筹建汕大的第一期工程经费。庄老,这是上自先父我一家人的心愿哪!”
3000万港元很快汇到了汕大筹委会,其后,李嘉诚先生和夫人庄月明女士决定独资创办汕大。一笔笔巨额资金注入了汕大,三期工程相继完工,总建筑面积为26.6万平方米。至2001年,李嘉诚先生向汕大先后共捐赠了18亿港元。不久前,李嘉诚先生再投巨资建设汕头“第一城”,准备将全部投资和所获利润约15亿元作为汕大办学的永久基金。
这座被赵朴初先生誉为“世内桃源现代家”的汕大校园和无数莘莘学子,将永远记得李嘉诚先生和庄世平先生为此倾注的全部心血和无尽深情。
李嘉诚先生热爱桑梓的捐赠壮举,极大激发了潮汕籍旅外华侨、港澳同胞的爱国爱乡热情,在庄世平不辞辛劳的引领下,泰国辜炳标先生、香港黄子明先生、罗鹰石先生等捐资2500万港元建起了普宁华侨医院;黄子明先生再斥资1200多万港元捐建了明华体育馆和明华公园;泰国实业家张锦程先生捐资1000多万港元建起普宁职业学校;香港实业家罗志清先生以600多万港元捐建了英才中学。
更多的潮汕籍海外乡亲则踊跃投资实业,加入家乡的改革开放行列,陈伟先生、陈锡谦先生、罗道成先生、孙振文先生、张元利先生、陈才燕先生、王得毅先生、陈大河先生……都将自己的海外事业与家乡的经济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赤子怀乡,丹心报国,在潮汕大地的改革大潮中蔚然成风。
在其中,人们记住了庄世平老人的名字——他的传奇经历已融入中国人民的解放历程,他的闪光足迹伴随着共和国的求索与腾飞,他从不为自己与子女谋取任何私利,他的人格魅力与杰出贡献正竖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文章来源:《海内与海外》月刊 文/王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