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上总有春季攻势的惯例和“两会”行情的情结。统计也显示,历年“两会”前后产生中级行情的概率是100%,这是全年最稳健的黄金赚钱期。今年的行情始自2月2日的单日井喷,截至2月25日,上证指数已经上涨10%。从行情的启动时间看,今年无疑也暗合了历年“两会行情”的节奏,行情能够持续一段时间已成为大概率事件,这也是目前各路资金敢于一搏的原因。如果姑且将春季的这一次赚钱效应称为“两会行情”,那么2005年的这场行情能持续多久?将呈现怎样的热点机会?各路机构对此又是何种心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恰能勾勒出本次“两会行情”的大致轮廓。
行情还有足够的腾挪空间
我们统计了1995年开始,上证指数每年“两会”期间的行情表现。可见每年“两会”期间,尽管涨幅大小不同,但指数都处于一轮中期上涨的中间阶段。10年之中,这种情形出现的几率达到了100%。从行情时间跨度看,每年的“两会”行情,是处于一轮中级上升行情的中间阶段。观察历年“两会行情”的上涨节奏,有助于把握买卖的时机。
历年“两会行情”的运行节奏
一般而言,“两会”召开是在每年的3月3日左右。在会议召开之前,行情上升时间最长的是2004年,从行情启动到“两会”召开,反弹行情走了70个交易日,“两会”期间指数仍然微升2.9%。会议结束17天后大盘见顶。而启动时间与“两会”召开时间最接近的是1999年,2月8日行情创出底部,6个交易日后就迎来了“两会”,前后只持续了35天。虽然其涨幅是10年中最小的,但正孕育着“5·19”这样的大行情。
“两会”期间,指数上涨幅度最大的是2002年,从3月3日至3月15日,10个交易日连拉6根阳线,指数上涨10.59%。10年中,仅有两次在会议期间出现下跌,属于小概率事件。
“两会”结束后,10年中上证指数经历了最短8天、最长12天的上升,然后均到达阶段性顶部。会后涨幅最大的是1997年,达到33.27%;2000年最小,但也达到2.21%。这就提醒我们,其实“两会”召开之后,都给投资者留出了获利出局的充裕时间。在8-12天中,如果发现大盘有做头见顶迹象,就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
中国股市的这种“冬播春生”规律,在近3年中更为明显。2002年、2003年、2004年都是在1、2月份或前1年年底指数创下底部后,春节期间发力上攻,3、4月份创高点后开始下跌。除非特殊情况(如“6·24”行情),“两会行情”创下的顶基本就是当年的顶部。
本轮行情还有足够的腾挪空间
始于2月2日的本轮行情已经上涨了10%,人们关心的是本次行情能否在“两会”期间完成“空中加油”,这将影响到行情的高度和长度。我们认为,2002年以来的“两会行情”,对今年的指导意义更大,因为这3年均处于熊市之中,指数也均处于下降通道。
2002年是在1月29日探得1339点的底部后,以长阳线开始反弹的。到当年3月3日,指数上涨了10.52%,与目前为止本次行情的时间和幅度都很相似。那次上证指数在“两会”期间上涨了10.59%,会后上涨3.95%,一共上涨了26%。而本轮行情是在2月1日下探到1178点这个5年新低后开始上涨的,如果按25%的涨幅计算,上涨高度将达1472点。我们注意到,这个点位也与众多市场人士预测的1450点上涨目标非常相近。如果今年能够复制2002年的走势,那么就目前而言,“两会行情”正处于中继阶段,还有足够的操作腾挪空间。
从股票的涨跌结构来看,2002年从“两会”召开至指数见到中期顶部,A股市场呈现典型的“齐涨共跌”,除了6只股票下跌外,其余全部上扬。2003的这个阶段则是涨跌平分天下。2004年,“两会”开始27天后上证指数即见顶,但仍有80%的股票上涨。从今年行情启动以来的市场涨跌情况看,鸡犬升天的事恐怕很难出现,因此接下来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捕捉今年“两会行情”的热点。
主流热点有些“四不像”
在把握今年“两会行情”的热点之前,我们试图从过去3年“两会”期间的热点变换中寻找一些端倪。我们将2002年以来的历次“两会行情”分为“启动”、“盘整”、“下跌”三个阶段,分别考察期间的市场热点转化脉络。
过去三年热点主线贯穿首尾
自2002年以来的春季行情中,虽然屡有黑马蹦出,但实际上都有一条主线,并往往横贯行情首尾。2002年的“两会行情”是以ST(包括?鄢ST)为代表的重组股和地产股为主线;2003年是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大放异彩;2004年则以电子元器件、网络游戏为领袖的科技股,以及石化、煤炭为主的景气行业独领风骚。作为当年的主流热点,这三条线基本上贯穿了行情始末。
虽然存在热点主线,但在行情前、中、后阶段,热点主线的表现也略有差别。如2003年行情前段表现最好的是ST股票,但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汽车股已经初露锋芒,进入后段,涨幅前10名中就有3家汽车股,成为当年最大的赢家。2004年行情初段,电子元器件、网络游戏为代表的科技股一鸣惊人,在行情中段它们进入中场休息,而以马钢股份、上海石化为代表的周期股则逆势上涨。到了行情后段,科技股再拾领涨大旗。从过去3年“两会行情”主流热点的演变可以看出,热点主线不但涨幅很大,涨势还较为持久。
今年“两会”炒题材?
如果说2003年“两会行情”炒的是行业景气周期,2004年炒的是景气周期的尾巴,那么经过了宏观紧缩后的2005年,“两会行情”中又该炒什么呢?
我们看到,今年行情启动的时间比前3年都要晚,直到2月2日才确认低点探底回升。其后再逢春节,这就使得行情的前段不够充分。从公司业绩上看,今年的情况有些微妙。虽说今年的公司业绩应是几年来最好的,但由于宏观调控的原因,再往后走公司业绩将出现明显下滑,因此并不存在前两年炒作业绩增长的背景。我们判断,在预期业绩大幅放缓的背景下,今年“两会行情”的炒作主线可能将与2002年相似,即以题材炒作为主线。由于2002年的题材炒作行情要比2003年和2004年的业绩行情更弱一些,因此今年的整体行情恐怕也难过分乐观。
粗略统计2月2日以来的市场热点可见,在涨幅前100名中,ST股票有14只,整体表现突出。涨幅前100名中,只有27只的预期市盈率低于30倍,前10名中只有2只,可见过去两年崇尚的“低市盈率”板块并未受到青睐,位于涨幅前列的是以力诺工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概念股,以及国际实业、士兰微为代表的各类超跌股。
此外,结合今年1月份下跌行情中逆势上涨的板块来看,排在涨幅前列的仍是ST股票、新能源概念股以及地产类蓝筹股等,此外还有以文山电力为代表的年报高送配概念股。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份的下跌行情中,涨幅前100名中有46只预期市盈率在30倍以下。因此相比之下,在本轮行情启动之前,市场还比较崇尚对业绩的挖掘,而“2·2行情”启动之后,今年的“两会行情”似乎就转向了更加注重题材炒作了。
热点结构有点乱
如果再将今年初以来上涨的股票进行分类统计,还能得出一些有趣甚至矛盾的结论,使得本次行情的热点看起来有点“四不像”。在涨幅前30名股票中,预期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只有4只;但在涨幅前100名股票中,预期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股票却多达33只。仔细观察发现,这些低市盈率的股票多为基金四季度增仓的品种,它们有的提前见底,有的抗跌逆势上涨甚至创出新高。同时,以上海汽车为代表的一些周期性大盘蓝筹股也在1月21日提前见底,并出现了一定的涨幅。他们更多的是严重超跌之后的技术性反弹。从这个角度看,今年的行情有点像2004年基金与游资共赢的行情,但业绩类股的表现相对又弱了很多。
从股价结构的角度看,年初至今的涨幅前100名中,10元以上的有17只,5元以下的有35只,整体看仍是低价股的天下,这与2004年的中高价股行情呈明显不同。另外,虽然目前市场上演绎的热点可以归属于许多不同的题材,但都呈现出共同的超跌特征。譬如新能源概念的新代表春兰股份就是典型的例子:既是超跌,又有题材。
实际上,今年的“两会行情”缺乏2003年和2004年来自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配合,但由于部分品种还有业绩增长的机会,所以基金既没有完全主导行情,也没有完全丧失行情,对于游资而言也是如此。这轮行情未来的热点,可能是以制造各类超跌题材(如新能源、重组、送配年报等等)为主,同时二线蓝筹为辅,这与大盘自去年“9·14行情”以来的热点情况比较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四,一度活跃的题材股东方宝龙和?鄢ST农化跌停,同时即使是基金,对于一些二线蓝筹股也存在分歧,因此今年的行情就如启动前期的成交量一样,并不坚决。
由于目前市场的焦点在于对股权分置问题的说法,“两会”之后这个政策预期如果不能兑现,那么今年的春季攻势将会与往年一样匆匆结束。但如果能有一些有利于补偿投资者的解决股权分置的试点推出,或许今年这种“四不像”的春季行情将会迎来最大的机会和热点。
各路机构都有“小算盘”
“两会行情”发展至此,身处其中的投资机构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同的机构对这波行情的判断,虽然总体上都是先当反弹看待,也基本上同意“上半年该挣的钱还没有挣完”,但思考问题的逻辑和心态却各有千秋。
保险:谨慎入市留有后路
作为股市上的新生力量,某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中心资金运用部负责人出言谨慎:“我们认为,这波行情资金推动很明显,主要是由于跌多了洗出来很多资金,去主攻超跌品种。由于上涨缺乏清晰的主线,这也制约了行情发展的力度和高度。”
尽管如此,他仍认为上半年会有一波反弹,从最低点算起,持续时间将有3-5个月,高度大约200-300点,在1500点附近会遇到较大阻力,下半年可能还会创新低,明年才会真正见到熊市的底部。因此他表示:“我们如果在今年入市,一定要考虑留条退路,而且在入市的资金量和购买的品种上都会非常审慎,入市速度也不会很快。现在大家都认为,保险资金年内可能入市资金达200亿元,但就我了解,年底能有20亿资金进入二级市场就算不错了。”
“入市相对谨慎”,是采访中保险方面的一个共同表态。从保监会有关“股票资产市场价值发生大幅波动,亏损超过本公司股票投资成本10%的,或者盈利超过本公司投资成本20%的,应当于三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送《股票投资风险报告》”的规定看,保监会对风险的控制也可谓谨小慎微。
券商:休养生息态度积极
新的行情中,券商这股曾经的“破坏性”力量,又将充当怎样的角色呢?华泰证券管理客户资产的负责人武晓春断言:随着规范券商这一批队伍的名单不断壮大,券商“炸弹”的引爆可能将告一段落。因此“今年至少会有一波上升行情,哪怕目前先把它定义为反弹。”不过他也注意到,虽然行情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完全被大家认可的热点还未出现。但他可以肯定的是,2003年以来打着价值投资旗号的品种和已经大幅度上涨的品种,在本次行情中不会有太好的表现。
某大券商自营部负责人则明确表示,自己将是积极偏多的一方。更让他有信心的是,该公司的30蓝筹股指数从2004年6月28日设立以来,今年已经有了10%的上涨幅度,力度远强于大盘。随着目前利多因素的一点点积累,尤其是对股权分置的利多预期,本轮行情的力度应该比“9·14行情”强。以他的经验判断,这波行情的收益率只要能达到GDP的2~3倍,即20% 之间,都算是理性上涨。作为券商的自营部门,他们将把握住蓝筹股机会,积极挖掘延伸的热点;而超跌、重组股等局部热点,对大资金来说难以形成整体持续的收益,因此他们不会太关注。
基金:上半年该挣的钱还没有挣完
广发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朱平,接受采访的语调与1月底参加本刊举办的行情峰会演讲时相比,显然要积极许多。他认为今年行情向上的概率比去年要大,这次反弹将是“9·14行情”以来级别最大的一次,但在1300点会有争夺。总体看来,目前行情性质仍属每年上半年都会出现的“常规性行情”。
朱平如此判断的指标有两个:第一是资金。据他所知,保险资金正在从一些基金撤出,但正式入市还需要时间。第二是他们旗下的一些主要投资品种,还未达到目标收益,比如贵州茅台、上海机场、烟台万华等。他认为这些股票目前的价位尚未完全反映出其未来价值。因此对于基金来说,上半年该挣的钱还没有挣完。但他也表示,对基金来说,目前比较难预测的一个是游资入市的意愿和数量,另外就是政策的预期。如果没有好的政策出台,大盘年底可能还要创新低。
在热点方面,朱平认为,周期类的股票整体还是处在一个大箱体中。无论是处于上游的钢铁、石化,还是处于下游的汽车、电力、水泥等,可能要往中间走。即上游行业的股票价格要下来一点,下游行业的股票价格要上去一些。而金融、房地产行业的股票基本面会有所改善,但是存在的一些未知风险还很难判断,比如加息、物业税、交通银行两地上市的估值压力等。消费行业的上市公司前景应当不错,但就上市公司而言,其产品一定要有差异化。
游资:题材将作为行情的“调味品”
游资无疑是这波行情的积极实践者。他们发动的超跌股、概念股让行情热闹了许多。与游资机构颇有交往的东金顾问分析师何岩,已经注意到这波行情与“9·14行情”的差异。他发现“9·14行情”是游资热闹,基金旁观,但这次则有基金的自救行为。整体看来,这波行情是市场自发形成的反弹行情。他建议投资者务必要抓住这每年一次的黄金获利期。
何岩指出,对于游资来说,现在看得太远还不切实际,但可以将这波行情判断为大级别的反弹,冲击到年线1440点附近可能会有阻力。投资者可关注站在年线上方的个股,也可以将60日均线当成判断股票强弱的一个指标。另外对于游资来说,市场需要调味品,最近走强的环保、新能源等概念股就属此类。何岩建议投资者关注这些流通盘不太大、业绩尚可、兼有热点题材、便于游资运作的个股。-
股权分置破题——本轮行情的最大伏笔
人们很清楚,今年的“两会”仍很难直接提及证券市场,但此次行情仍有一条与以往不同的最大伏笔:对高层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乐观预期。“2·2行情”崛起之后的这段时间,恰是股权分置消息最为集中的“喷发期”,传闻中的说法有:
——年前华建敏视察新华社时,曾谈及股权分置问题,指出2005年是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最佳时机;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时不能让流通股东再受损。这些讲话在后续的报道中,由于“敏感”而被隐去。
——由牛津大学教授古前进提出的“复权全流通方案”获得了证监会和国资委的认可,已报送国务院。该方案将彻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并形成补偿效应。传闻甚至称,该方案将在“两会”期间进行审议和通过。
——日前国务院政策研究室陆续召见多名全流通方案的设计者,探讨操作细则的可行性。预计在“两会”之后,会公布多套操作细则,由各试点公司自行选定操作。
传闻中的版本虽然说法不一甚至大相径庭,但也可以从中提炼出两个比较明朗的信号:第一,高层已着手启动“股权分置”的解决方案;第二,推出的方案会更多地顾及投资者利益和市场承受力,因此会采取灵活的方式,甚至是一种“组合拳”的方案。据了解,目前有许多机构都在参与股权分置解决方案的制定,而传闻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版本,包括牛津大学古前进教授的“复权全流通”,都很可能仅是参与讨论的方案之一。
上海视博咨询的分析师指出,管理层如此急切地在“两会”前加紧讨论股权分置,似乎是在准备应对“两会”的质询。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出真正好的方案,平衡各部委的权益是相当困难的。因此,虽然以股权分置为核心的政策预期是当前行情的一个主要催化剂,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在短期内趋于明朗。即便如此,申银万国的分析师还是乐观地认为,只要投资者对该问题的解决有乐观预期,前期由C股问题引发的大幅下跌就会有一个修复的过程。
至于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对于市场的影响,市场人士则是不吝给予至高评价。湘财证券首席市场策略分析师王骁敏指出,就目前而言,如何将市场对股权分置的“不确定预期”转为“确定性预期”,是问题的焦点,其影响力将大于任何政策干预影响。如果能明确A股的含权预期,将明显化解其国际化接轨的压力。上投摩根富林明也指出,今年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管理层已经自创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例如分类表决机制等政策,已经使A股成为含权股。无论怎样,今年的“两会行情”已经在市场对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期待中拉开了序幕,后面的走势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重大消息的“脸色”了。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孙庭阳、王正翊、江红霄、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