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2日电 中国建设部今天发布了2004年抗震防灾工作总结及进一步加强抗震防灾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最近日本的新泻地震和东南亚的地震海啸,对中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
近年来,中国也处于地震活跃、高发期,提高城乡抗震防灾能力非常重要。
(一)应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应加速开展城市抗震防灾体系理论研究和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基础研究,大力开发和推广工程抗震等防灾领域的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继续完善工程建设抗震技术标准体系,提高中国工程抗震和城市抗震防灾的科技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二)应加大投入,搞好工程抗震加固工作及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
各地应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确定时限,加快抗震加固工作的进度。特别是要依据《防震减灾法》,继续加强对经鉴定不满足抗震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和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抗震加固。要通过将抗震防灾投入纳入工程成本、建立专项基金、开展抗震防灾保险等手段,加强对城市抗震防灾的投入,为各项城市抗震防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应重视对城市现有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对其进行抗震防灾能力的鉴定和评估,完善鉴定标准和评估方法。
(三)强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
编制和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指导城市抗震防灾工作从源头上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现代化城市综合抗震能力的有效手段。各地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修订,编制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进行建设项目选址和规划审查时,必须严格执行抗震专项规划中关于场地划分、土地利用、城市改造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四)加大对村镇建设抗震防灾的管理力度
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近年来投资规模增大,建设工程的数量增加,社会资产总量增长较快,保护农村、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日益艰巨,但村镇建设过程中,房屋抗震防灾能力薄弱。因此,必须加大村镇建设抗震防灾工作的管理力度。应当全面展开村镇抗震设防工作,在编制村镇总体规划时增加抗震等防灾内容,有条件的村镇可编制抗震防灾专业规划;将村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公共建筑、中小学校、乡镇企业、三层以上的房屋工程作为抗震设防的重点,严格按照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对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由地方因地制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抗震防灾措施。
(五)加大企业特别是电力、化工等企业抗震防灾的管理力度
随着企业的改制、重组等变革,一些企业的抗震防灾工作出现退化,电力、化工工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主要厂房和设备造价高、技术复杂,在遭到地震破坏后,经济损失巨大,短期内难以迅速恢复和重建,因此必须切实加强这些企业的抗震防灾管理力度。
(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抗震防灾意识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及引发的海啸给南亚地区人民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地震灾害再次给人类的安全敲响了警钟。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地震造成的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损失十分严重。随着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地震灾害对城市、村镇的潜在威胁也在加大,提高全民的抗震防灾意识至为重要。通过电视、广播、书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向全国人民宣传抗震防灾知识,增加灾情信息透明度,开展抗震防灾教育,势在必行。
(七)加强城市燃气、地铁等生命线工程地震应急自助处置工作
随着中国地铁、燃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开展城市地铁、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地震应急自动处置工作很有必要,我们将按照国务院要求与中国地震局密切合作,做好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地震应急自动处置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