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着力研究台湾民众抗日史
记者:近年来,学界对抗日战争研究成果颇多,系统研究台湾民众抗日史的却很少,您的专著《台湾民众抗日史》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因而获得本届中国图书奖。请您谈谈这部著作的出版和获奖的意义。
安然:由于很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使得两岸学界对台湾抗日历史的研究相对薄弱。尽管如此,这本书依然是在广泛吸收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也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再从历史上看,面对外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表现出了责任和勇气。因此,这本书的意义在澄清历史的基础上,弘扬了民族正气;从现实的角度看,研究台湾民众那段抗日历史、倡导中华民族精神,历来就与主张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相联系。另外,此书的获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专家、读者对台湾问题的关心。
为什么说台湾民众的抗日史长达400年
记者:按照我们的一般理解,台湾民众抗日史应始于1895年中日战争后日军侵占台湾全岛起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光复台湾这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您在书中却突破了这个界限,把台湾民众的抗日拓展得更为宽广。那么,您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
安然:台湾的地缘特征,决定了台湾岛必然是侵略者垂涎的目标。纵观日本历史的发展,始终以对外侵略,特别是企图征服中国,控制东亚为基本战略。无论从政治、经济、地理的角度讲,台湾都对其实现侵略目的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说日本侵略者对祖国宝岛台湾的觊觎,是与其侵略扩张史同步的。我认为台湾民众抗日史的上限,应始自日本南北朝混战,形成倭寇,侵扰中国沿海之时,即14世纪末,相当于明代的初期。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有复燃之势,垂涎台湾及其周边地区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台湾依然处于与日本军国主义斗争的前沿,台湾民众承其以往斗争传统的民族行为,也自然是抗日历史的延续。其中保钓运动、慰安妇索赔案等等,战斗正未有穷期。所以台湾民众抗日历史的下限应为二战后台湾民众与日本复活军国主义做斗争,并持续至今。可以说台湾民众抗日通史,前后长达四百余年。
日本占据台湾时期的台湾民众抗日壮烈情况如何
记者:日本占据台湾时期,台湾民众有哪些斗争形式?请您讲讲大致情况。
安然:日本人霸占了台湾,但不能征服台湾民众的心。台湾民众的抗日斗争的形式是与日本人的统治形式相应的。根据环境,他们分别采取武装斗争、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三种形式。这些斗争寄予着浓厚的民族感情,倾注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895年《马关条约》一签订就引发了台湾岛内的保台斗争。当清政府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到台湾后,许多台湾人“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台北在签约第二天即“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清台湾驻军爱国将领刘永福发布《与台民盟约》,要求台湾同胞“誓与土地共存亡”,表示不奉清廷诏令、自主抗日。自此以刘永福的黑旗军为核心,联合台湾同胞,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在许多战役中重创日军。仅八卦山一役,日军伤亡千余人。而嘉义一战,就炸死日军700多人,日本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被炸伤,不久即毙命。与此同时,台湾丘逢甲、许南英、史士洁等爱国义士毅然投笔从戎,在台湾各地组织义军,决心武装抵抗日寇侵台,得到台湾民众的广泛响应,到处都是人民的反抗斗争,到处都在重创日军。甚至连日本人也惊呼“人民就是士兵,其数不得而知”,“见我兵寡则来袭,见我兵众则远遁林中。”抗日的烽火燃遍日军占领下的台湾,全岛从北到南,自东到西,新竹、北埔、嘉义、台南等地的抗日斗争都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台湾官绅一度成立了“台湾民主国”,这是台湾人民抗日自保的一种形式。
随着武装斗争被残酷镇压,台湾民众开始了对敌的政治斗争。1915年前后,日本在台统治趋于稳定。台湾的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新的社会力量逐渐兴起,加上全球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声浪,台湾民众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民族解放运动时期。这是一个在新的社会力量参与下,以新的方式追求以民族解放为主要目的时期。这时期包括了林献堂等提倡的、在日本殖民主义统治下,台湾人民要求自主管理的民族民主运动,也包括台湾民众渴望推翻日本殖民主义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抗日民族解放运动。此间出现了林木顺、谢雪红等人组织的台湾共产党。
文化斗争主要表现在坚持中华文化、抵抗“皇民文化”方面。史学家连横,见侵略者用语言、思想、文化等,对台湾民众进行同化,“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他意识到这就是在使台湾忘掉自己的历史,彻底成为日本人的殖民地,感叹道:“吾思之,吾重思之,吾能不惧其消灭哉!”随后行11省,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广集资料,历时三年,修成《台湾通史》。此时涌现出有台湾“新文学之父”美称的赖和、“新文学运动急先锋”张我军、乡土文学代表杨逵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以笔为枪,坚守中华文化的殿堂。
抗日的台湾民众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支生力军
记者:自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的内地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我们知道,这一时期,台湾处在日本法西斯统治下,有人认为,台湾民众在抗战中是“缺席”。那么,您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
安然: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时刻都与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归宿。八年抗战期间,日本人在岛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岛内台胞的斗争十分艰难,虽形式零散,但英勇壮烈,台湾爱国义士蔡惠如被捕入狱后,把未来寄托于祖国的强大,写下“中原大地如春归,绿水青山待我还”的爱国主义诗句。此间大量台胞奔赴大陆,参加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伟大战斗。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活跃在江浙闽的台湾抗日义勇队,队长李友邦号召“统一台湾一切革命力量,推翻日本帝国主义在台湾的统治,归还祖国。”他在《独立归还论》中说:“第一必须以台湾作为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殖民地而向他争取独立;第二,又必须以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而且适应着全民的要求归返祖国。”说明台湾人民的抗日是为了摆脱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在抗战的八年中,台湾著名爱国人士翁俊明、刘启光,以及李纯清、宋裴如等的爱国抗日活动,更是同祖国的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互相呼应。大量台湾人奔向内地,在祖国的各个抗日战场,与日寇浴血奋战。在八路军和共产党中则有苏子蘅、李伟光、杨诚、蔡孝乾等一大批台胞活跃在抗日战场。
在抗日战争中,台湾同胞不仅没有缺席,而且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展现了台湾民众世代相传、爱国爱乡的强烈情感和不屈的性格。证明台湾民众是在特殊环境下成长的英雄人民,是祖国的好儿女。他们的牺牲、奋斗,为祖国、为中华民族争得了尊严。
(稿件来源:《北京日报》,记者:李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