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1日电 最新一期的《财经时报》载文指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各种大宗商品(初级产品)的最大消费者之一,但由于中国缺乏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使得中国的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遭受国际投机者狙击的噩梦似乎正在继续,而被动地接受高价商品也增加了中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也抑制了出口企业的正常发展。近期从中国有关部门了解到,中国各经济职能部门将分别推出价格干预基金和集中采购方式,借以弥补中国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话语权的缺失。
中国损失惨重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中国对于初级商品的需求持续增加,短缺使得中国必须从国外大量进口。“但中国在购买量上的大量增加,并没有让中国获得同等的价格决定权,这使得中国被迫高价购买商品,并为此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
文章指出,假如2004年1-9月中国进口石油天然气产品平均价格维持在2003年的水平(仍然是近14年来第二高价格)不变,进口原油、成品油、烃类气体4类商品的支出可以分别减少约39.7亿美元、7.0亿美元、2.1亿美元,合计约48.8亿美元。
按1美元兑8.27元人民币计算,48.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03.6亿元,基本相当于2004年1-9月中国GDP(93144亿元)的0.43%。“也就是说,2004前3个季度中国GDP增长率因进口石油产品价格上涨而使GDP损失了0.43个百分点。”梅新育表示。
文章称,根据统计,从2002年底到2004年3季度末,中国11种主要初级产品价格平均上涨了近70%,其中铁矿砂、铬矿砂、氧化铝3种商品平均进口价格涨幅高达3位数。这种高价买进的直接后果是,中国保护了大量的大宗商品逆差。2004年初级产品进口高达560.70亿美元,同比增长65.9%;初级产品贸易逆差在2004年上半年便高达378.37亿美元。
梅新育认为,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不仅加大了2004年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而且损害了中国出口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出口规模虽然庞大,但在总体上既没有掌握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核心技术,也没有掌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销售渠道,向买方转嫁价格的能力不足。
寻求建立价格基金
文章指出,根据目前有关权威部门的预测,初级产品的价格在2005年还将保持高位运行。原油价格将保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而被中国大量进口的铁矿砂价格预计将上涨50%以上,更为悲观的观点是,铁矿砂的价格将上涨70%以上,因为铁矿砂的主要供货商澳大利亚已经提出涨价80%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主管部门正积极寻找对策来扭转中国没有大宗商品定价权的被动局面。
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发改委和商务部正计划在中国建立价格干预基金。名字虽然绕口,但其操作原理十分简单。这个基金由中央财政拨款,用于平抑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过快增长,从而减少高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据悉,价格干预基金计划正在紧张的制定中。
商务部:集中采购
就在价格干预基金加紧拟定的同时,商务部外贸司也正在考虑和其他部门一道完善中国的大宗商品采购机制。
从商务部相关人士处获悉,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在春节前的一次会议上对外界宣布,为规避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商务部将力主建议成立中国的“集中采购方式”。
文章指出,这无疑和某些业内人士所倡导的反垄断主张背道而驰。很多人士指出,中石化、中石油以及中棉集团都是国家特许的专门采购公司,而他们的操作并没有达到规避国际价格风险的目的,反而成为将通胀输入中国的渠道。因此,很多人士希望,在年内出台的中国首部《反垄断法》中,能够打破中石化等“中字头”企业的行政垄断权力。
但梅新育则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在进口大宗商品问题上,依靠政府力量比单纯依靠市场形成集中进口体制更具经济效率。”他认为目前在国际上,大宗商品实施集中采购是一种流行的模式。在美、日等国,不仅大宗商品的进口,很多商品的出口也是由一些大的贸易公司操作。这样“可以形成合力”,利用数量上的优势来换取在价格等方面的谈判优势。
文章指出,在梅新育看来,集中进口机制必须由政府主导。因为如果由市场自发形成,一方面恐怕缓不济急;另一方面更有可能使市场主导权落入国际垄断巨头手里。因此他建议,中国需要由几家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建立一个联盟,由这个联盟负责海外集体采购原料。这样就可以增强中国企业的谈判能力,规避进口的价格风险。
但他同时指出,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监督作用,避免成员利用垄断来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其实,由一家企业独占某一种初级产品进出口经营的完全垄断,容易妨碍技术进步、无度索取垄断利润、服务恶化、人才受压而庸才受重用等副作用,也容易受到贸易伙伴的抨击。(钮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