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1日电 对于中国的水资源而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可能成为春节后一个及时的利好消息。科技日报报道,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部主任方洪宾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京都议定书》将对日益消减的青藏高原冰川产生积极作用。对于水资源匮乏的中国而言,对水源的保护显然更有意义。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常被人们形容为“中华水塔”。同时,青藏高原也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作为这样一个没有遮拦的“大个子”,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的任何一种变化都会表现得异常敏感。方洪宾认为,正是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青藏高原成为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在这里,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对生态恶化的影响要比地球上其他地区更为严重。
2004年,“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专家组,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现在的青藏高原的地质地貌与30年前作了对比。结果发现,在过去的30年间,青藏高原冰川减少了48859.18平方公里,总减少率达9.05%。在情况较为严重的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冰川累计消减达到了原有面积的15%以上。“中华水塔”面临崩塌的危险。
也正是因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全球气候哪怕是微小的积极变化都可能会对它产生好处。《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方洪宾认为,这可能使青藏高原的冰川消融速度减缓。但具体将对保护青藏高原冰川产生多大好处,方洪宾表示还要从今后的勘测研究结果来看。同时,方洪宾认为,导致世界气候变干变暖的因素还有许多,其中有一些地球自身的变化是人类难以抗拒的。从全世界来看,“降低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青藏高原冰川的保护肯定是有好处的”。(佘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