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八日电 题:京华季风:春节食尚变迁年味儿几重天
中新社记者沈嘉
一年之中,没有哪一餐会如此高频率被老者们津津乐道、被中青年人温情缅怀、被学者们正色解读、被不羁者付诸一笑,除了除夕夜的这顿团圆年饭。
虽然吃已不再是年文化的唯一要旨,但仍是窥视时代精神的不二捷径。自近日北京老字号、知名品牌餐馆年夜饭预订告急的消息传出,有学者不禁眉头紧蹙,心忧这是“年味儿”趋于寡淡,传统礼仪所倡之孝道、责任等的传递功能日渐式微的征兆。
也有人并不以为然,认为以大家族为中心的守岁拜年传统,逐渐转向小的核心家庭,甚至走出家庭、进入饭店厅堂,是一种民俗生命力的自然演进。
然而这种演进并不遂顺。《北京日报》退休的老编辑还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该报刊登的一则《一户普通人家的大年夜》,那时,几斤肉、一只鸡、一条鱼,加上点青菜、豆腐,就能让一家人快活地吃好几天。
六十年代,从自然灾害中渐复元气的北京人对“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的年食讲究依然痴心如故。年前,许多人家早将自制的油炸胡萝卜丝丸子、白薯丸子和排叉装得钵满盈盆。在凭票购物的年代,这些就是人们用过节多领的二斤富强粉、半斤油、半斤肉、几斤黄豆和绿豆等精打细算出来的。
及至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为获得一顿能差强人意的年饭,人们必须齐家老小动员、不舍昼夜排队。在刘铭全老人的回忆里,对当时普通人家而言,一个猪头,配上萝卜、白菜就是一个“肥年”。
其后十几年间,饮食和人性的双重复归与迅速衍变与经济发展一样,让人措手不及。如今热炒的饭店办家宴,在十年前就已开始向北京年俗渗透。虽然市民对其接受时间比南方城市较晚,但没过几年,人们就意识到,饭店的年夜饭也开始和速冻饺子、老字号糕点一样,必须先下手为强了。
即便如此,北京高档酒店的销售人员仍表示,到酒店过年夜的市民还不是主流,如圣诞等洋节宴的总订单额要近十倍于此,他们当前的主要目标市场的重心还在情人节上。
而在网络时代,民间对年食情怀的表达则更为随和。在搜狐网路美食论坛上,网友们自发推出健康年饭特辑,贴出自制佳肴的数码图片、畅谈个中心得。例如一道“金鸡啼春”,即以鸡肉为主的低卡路里生菜沙拉,取“生财有道”的谐音。
在春节食俗嬗变中,传统自有承传与失落,其因果、利弊孰难一言以蔽之。而在食话之外,对于每天三十万的离京回乡游子而言,滚滚车轮声中,仍是道不尽的年的厚重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