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二月七日电题:用科学发展观开发大湘西
——访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幼军
作者 白祖偕刘双双
“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大湘西开发战略的实施,让大湘西三至五年上一个台阶,八到十年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描绘起大湘西的未来蓝图,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幼军充满了信心。
“大湘西开发”这一堪称湖南发展史上神来之笔的战略,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针对当时湖南东西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经济学家张萍首次提出把老少边穷的张家界、湘西、怀化等市州联结起来,集中统筹促进发展。
二00四年六月,湖南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中,吹响了“大湘西整体开发”的号角: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未来五年内投入一千一百四十亿元人民币,用于包括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邵阳在内的总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人口占全省五分之一的“大湘西”开发。
“与过去湘西的‘输血’式扶贫开发不同,此次大湘西开发重在‘造血’,即产业开发。”担任大湘西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的于幼军说,总结经验教训,大湘西开发要通过突出产业扶贫、产业开发、产业发展来带动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增强后劲力。
“大湘西”共有四市三十二个县,这里层峦叠嶂、民俗浓厚,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能、矿产、林木、民族食品、中草药、农产品和旅游等产业资源。
于幼军说,大湘西开发在因地制宜地利用优势资源时,绝不能一味盲目开采而忽视可持续发展。唯有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产业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才能真正使这些潜在资源转化成长久的生产力。
于幼军说,大湘西战略实施虽然只有半年,但省委省政府开发部署的一百三十四个产业项目已启动一百零二个,四市三十二县经济已经增长百分之十点八,首次突破了两位数。
对于成绩,曾深入三十二县考察的于幼军有着清晰的认识。“现在只能说小有成效,大湘西地区的财政状况仍然困难,农民收入依然很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景况还需大力改善。”
把脉大湘西发展突破的“瓶颈”,于幼军认为需要战胜的是过去小农经济造成的坐井观天、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观念,必须树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年后,随着大湘西开发战略的深入展开,一百三十四个产业项目的启动可新增工业产值人民币四百亿,增加财政税收四十亿。四市三十二县的财政收入将平均增加五千万,即在现在的水平上翻一番。”于幼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