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著名球星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热爱足球,但足球绝对不是我生命的全部。”在球场上,球星苏格拉底用脚踩出艺术的舞步;在球场外,医生苏格拉底用手写出神圣的诊书。他是足球奇才,他也是医学博士。在巴西,更多的人称他为苏格拉底医生。
苏格拉底向全世界球迷解答了什么叫从容和大气。这样的气质也许有天赋的成分,但我们更愿意相信,是一种对自身能力的高度认知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清晰判断造就了苏格拉底的特殊气质。他踢球的姿态永远是高贵而挺拔,他的双眼永远望着远处而非脚下,他能输送匪夷所思的妙传是因为看得见更多的路线,这路线是球场里的路线,更是思想的路线,人生的路线。记得苏格拉底还曾经说过:“足球运动员的‘寿命’可能只有35岁,但医生的‘寿命’有70岁,甚至更长。”
“寿命”的说法不大好听,我觉得还是用“饭碗”来形容比较恰当。实际上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正是:如果吃不了或者吃完了足球这碗饭,你会饿死吗?
李扣成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们曾经拥有一份很好的职业,或者说,捧起了一只金饭碗。然而,还没来得及扒拉两口,这只饭碗就被从手里夺走了。剩下的,是强烈的失落感、压迫感和饥饿感,还有对未来生存状况的迷惘和恐慌。
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每个行当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有人享受着拼搏得来的荣华富贵,有人面临着下岗再就业。我们似乎没有义务为那些失意的人们寻找过多的借口,我们充其量只能给予同情,继而引发一些思考。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国家对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不是存在明显的弊端?否则,为什么大量从小进入足球学校接受专业教育、成年后却踢不上职业足球的运动员会陷入如今这样的窘境?
职业球员那种“名利双收”的定位大幅拔升了职业足球的“社会等级”,自然而然地,职业足球的通道也变成了一座独木桥,挤上去的,前途一片开阔,挤不上去的,能够全身而退的是少数,大都掉进了河沟。审视现有的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我们发现,说好听点是培养职业球员,说难听点就是培养一支又一支的“敢死队”———冲过去算我的,冲不过去算你自己的。
前不久金志扬的一席话可谓切中肯綮、一针见血,他指出中国足球十年改革的最大失误在于漠视球员的文化教育。对此我举双手赞同,并且还想补充一句:“如果我们的球员继续保持‘足球技术较次、文化程度较低、道德品质较差’的整体形象,那么,中国足球永远谈不上发展。”
今年的这个春节,对于许许多多球员来说,会是比较凄凉,比较难过的。因为中国职业足球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下岗”潮。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因为中国职业足球带起的踢球浪潮,为职业俱乐部培养了比专业化时代大得多的后备力量基础,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淘汰率和更为严酷的生存环境。对于已经无法挤上职业足球这条路的球员们来说,也许一切都已经太晚;那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足球人呢?谁来替他们考虑“一旦踢不上球,我还能干什么”的问题?谁来根据这样的问题更改完善业界的既有思路和现行制度?
其实,即便是那些看上去将这只金饭碗捧得很牢的球员,也不见得就走上了正确的人生轨道。在中国职业足球的整体环境影响下,年轻一点把“青春饭”当成了自助餐,巴不得连本一块儿吃回来;年纪大一点的则拼命抓住“青春的尾巴”,于是,“假黑乱”流毒于中国足坛,成为短时间内谁都治不好的恶疾。
道理已经非常浅显了———离开了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忽略了除足球以外其他技能的培养,中国足球人以及中国足球的前景将是可悲的。 (许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