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7日电 “与社会中每位公民利益息息相关的《物权法》今年不太可能在人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物权法》建议稿起草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利明对大公报指出《物权法》的最新立法进程。可以预见,如果在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没有提请表决,《物权法》在今年就没有颁布的可能。
“今年‘两会’期间《物权法》不太会讨论,目前还没有到达这一步,有好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王利明对该报指出目前《物权法》的立法进程情况。
依据中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制定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物权法》属于民事法律等基本法律,必须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才可以进行制定。
今年“两会”期间,如果《物权法》没有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物权法》只能在明年或者更远的将来才有可能出台。
《物权法》使宪法原则具体化。去年“两会”通过《宪法正案》中国政府首次将保护私人财产写入宪法,但是真正可以对公民财产产生具体影响的是宪法原则的具体化法律《物权法》的出台。
宪法修正案强化了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强调对国家征用土地房屋,要实施合理补偿。王利明认为,《物权法》的出台是宪法原则的具体化。把老百姓的权利明明白白写进法典,有利于制止那些践踏老百姓财产权利的现象。“《物权法》和《合同法》是支撑市场经济的两个支柱。”王利明教授引用一位外国经济学家的话来形容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
在“十五大”报告中,中国政府定下目标,要在二○一○年以前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这个法律体系中,民法典的重要位置、民法典编纂的问题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就日益浮现出来。
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指出,制定民法典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要完成统一《合同法》,目的是实现交易规则的统一,和交易规则的完善和现代化。第二步,是完善财产关系的基本规则,通过制定《物权法》来实现,当时预计要五到六年实现。第三步,就是完成民法典的编纂,当时的目标是二○一○年之前。(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