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 题: 
>> 中新网版权申明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图文:内地文化产业进占香港商场

2005年02月04日 15:58


“陕西打击乐艺术团”将来港各新地商场巡回表演,图为《秦俑兵阵》乐曲。

  (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春节近,喜迎新,处处洋溢着节日气氛。

  电视的拜年广告套餐,预告着春节来临;电影院放映的贺岁片,庆贺着年添新岁。在“一屋一商场”的香港,供养着普罗大众日常所需以及娱乐消费的各大商场,也是节日气氛的一个主要供货商。

  杂耍、舞狮这类传统街头表演,现在搬入了商场;挥春、元宝这类节日家居布置,为商场新年新色彩;甚至连粤剧、中乐等上层中华艺术,也是商场的网罗对象。

  商场当然是商业元素的集中地,而文化作为一项产业,是特首董建华在本年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内地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其实也在不断将文化产业输到香港。春节香港各大商场的表演活动中,就能看见陕西、汝南、广州等演艺团体的足迹。

  在这个四季不分明,大树也不多见的亚洲国际都市,节日气氛这回事,并非由自然界决定。我们能感受到端午、中秋、圣诞和春节,非因天气有所改变,也非田里庄稼长高变黄。

  告诉我们节日来临的,除了是墙上挂着(或桌面计算机右下角闪着)的月历之外,就是充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项商业产品。老一辈感叹今时今日新年没气氛,其实一套经过包装的春节新气氛,已经改头换面,糅合中国传统与消费文化,在我们身边的商场冒起。

  如果家长平日工作太忙,没时间写挥春、拼年盒,炸油角,只要带孩子逛逛平日常去的商场,可能也算是尽了“中华文化薪火相传”这项神圣的文化责任。

  消费主义是否传统文化的“污染源”?节日传统是否总是“新不如旧”?

  节日商业化,不光是咱家的事,欧美先进国迷迷糊糊地也是走着这条路。倒过来说,一个节日如果连商人都看不上眼,你我都可能质疑,它是否还有存在意义?

  这次我们走访香港各大商场,介绍场内举办的春节表演活动,帮助大家计划一下新年好去处,观赏一下中国文化如何“产业化”。(摘自香港文汇报)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