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海内与海外》月刊,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刊许可。)
金庸,中国当今最知名的武侠小说家,他笔下那些有情有义的人物形象和可歌可泣的武林传奇,让全世界热爱武侠的华人深深着迷。人们也许会很好奇:这位写尽了人间恩怨情仇的“武林大侠”,生活中的情感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其实,金庸一生情路坎坷,历经艰辛和痛楚才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真爱。
枉求美眷良缘安在
金庸,原名查良镛,祖籍江西婺源,于1924年2月出生在浙江海宁县袁花镇一个显赫的书香世家。抗战胜利后,金庸进入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来到杭州《东南日报》任记者,在此期间,他因工作原因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位妻子——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的杜冶芬。不久,金庸考入上海《大公报》,被派往香港担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秋天,金庸和杜冶芬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双方家长对这桩看上去门当户对的婚事非常满意。然而,金庸却不安于那种富足而平庸的生活,他心里始终无法舍弃做外交官的梦想,尽管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他屡屡受挫,却一直没有放弃个人奋斗,一直奔波于内地和香港之间。时间长了,他和妻子的关系越来越冷淡,最终杜冶芬爱上了别人。1953年,金庸在香港报纸发表声明,以杜冶芬不能生孩子为由,宣布与她离婚。他后来沉痛地对友人说了这么一段揪心的话:“你爱一个人,要一生一世爱她,但往往做不到。不是你不想做到,是你没法做到。世事难料,当初再好的夫妻,日后说不定也会分手……”经过这番沉重打击,金庸突然领悟到自己在情感世界竟那样贫穷,他渴望寻觅到一位真正能和自己同甘共苦的爱人。
半年后,金庸邂逅了一位让他一生难以忘怀的女子,她便是香港长城影业公司的著名影星、有“长城公主”和“香港西施”之称的夏梦。金庸对容貌不俗、气质高雅的夏梦一见倾心,觉得真正的爱终于在自己身上降临了。为了常见到夏梦,金庸进入长城公司编写剧本,夏梦主演的《绝代佳人》、《午夜琴声》、《有女怀春》等电影剧本都是金庸完成的,他们的合作非常成功。
然而,金庸对夏梦的爱注定只能是柏拉图式的,因为此时夏梦已名花有主,早已嫁作商人妇,尽管她非常敬重金庸的才华和人品,也明白他对自己的心意,可是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只能把他视作知己,所以,金庸的这段个人苦恋注定没有结果。但他特别珍惜这短暂而美丽的爱,他在一篇散文中写道:“其实跟一个人交往,感觉很深刻。也不一定要天长地久,虽说爱情重恩义,但闪电式的爱情也有很惊心动魄的,二三天也可抵二十年。”
不久,他黯然神伤地离开了长城公司,并怀着失恋的痛苦完成了武侠名著《神雕侠侣》。细心的读者发现:《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一颦一笑,似乎跟夏梦很相似。其实,金庸在“小龙女”身上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期待:梦中的“她”应该是那种兰心慧质而又能琴瑟和鸣的女子。可是,理想的佳人又在何方呢?金庸不禁叹道:“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
丧子之痛情感触礁
1956年5月1日,金庸再次走进了婚姻,第二任太太朱露茜外表典雅而秀丽。她毕业于香港大学,有很高的英语水平,而且意志坚强,是一个敢打敢拼、风风火火的事业型知识女性。1959年,夫妇合作创办了《明报》,金庸任主编,朱露茜是惟一的女记者,工作紧张而又艰苦。开始时,《明报》销量不尽如人意,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而且他们的四个孩子相继出世,处境更为艰难,有时不得不靠典当物品来维持生活。那时,因为经常熬夜,工作时需要提神,他们就买一杯咖啡,两人一起喝。日子虽然很艰苦,金庸却常常感到自己很幸福,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知心的爱人。
到1970年,金庸已经写完14部长、短篇武侠小说,他将作品名称的首字连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的武侠小说在华人世界风靡一时,《时报》也发展成香港畅销的大报,金庸夫妇还陆续创办了一些子报,终于走出了困境。然而,随着事业的逐渐壮大,他们的婚姻开始出现问题:金庸个性是外柔内刚,不会轻易改变,而朱露茜也是个要强的人,在困难的日子里,尚能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合力,即使偶有龃龉,也会很快消解,而一旦渡过难关,外在的压力小了,两人之间的矛盾便再也无法掩盖了。两人经常以“刚”对“刚”,因为对事业发展方向的看法不同常常争吵,很快便由意见不合发展到感情伤害。于是,婚姻的裂痕越来越大,金庸不愿这段经历了许多考验的婚姻结束,他想尽办法补救,然而,生活并不按他的主观意愿来继续。不久,他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发生了:长子查传侠自杀!这一变故成为他和朱露茜关系破裂的导火索。金庸对大儿子查传侠的感情很深,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孩子11岁时就开始发表文章,后来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相反,查传侠和母亲的关系却不好,因为朱露茜经常大发脾气,动辄和丈夫吵闹,也听不进儿子的多次苦劝,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查传侠不再理她。目睹了父母的不和后,查传侠觉得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很悲哀,对人生充满了种种悲观的想法。1976年10月,年仅19岁的他因与女友吵架,一时想不开,便自杀了。金庸与朱露茜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丧子之痛,都觉得对方应为孩子的死负责,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已无从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