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日电 《中国经济时报》今日载文指出,原油价格上周一度逼近每桶50美元大关。专家们一致作出判断:2005年,国际油价仍将在高位继续振荡。对国内市场来说,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文章提到,“2004年是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屡创新高的一年,油价上涨无疑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展望2005年,促使油价回落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促高因素依然没有消除,今年仍将是一个高价年。”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中心油价市场室副主任单卫国如是认为。他强调,总之,2005年石油供需的形势将趋于好转,油价总体形势将是先高后低,而所有油价回落的希望最终要看各国政府、石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发达国家需要改变其经济刺激政策。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要因素。
文章还提到,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陈耕认为,国际油价保持高位振荡,有利于保持上游较强的盈利能力,同时也给下游发展增加了压力。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05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将继续上升,达到每天8380万桶,比去年增加150万桶左右,增长幅度有所降低。世界原油供应量每天在8520万桶左右,比去年增加210万桶,基本能够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但供应依然偏紧,国际油价总体上将继续保持高位波动。高价位直接带来上游销售收入和效益的提高,而对下游炼油化工业务来说,尽管国内需求旺盛会带来加工负荷率的提高,但由于原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毛利空间会受到挤压。高油价是一把双刃剑,需要石油企业全面辩证地予以认识和应对。
文章还援引陈耕的话说,国内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石油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成品油零售市场去年底对外资开放,明年还要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国际石油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国内一些民营企业也开始进军石油石化市场,并在润滑油、成品油零售、燃气开发等领域初具规模。去年12月近百家民营石油化工企业还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我国石油石化市场已初步形成以国有石油公司为主导,国外大石油公司和国内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刘树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