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昭君出塞,就会联系到三个人:王昭君、汉元帝和毛延寿。汉元帝因后宫嫔妃多,不能一一遍视亲选,便命“黄门画者”毛延寿画出嫔妃们的画像进呈,然后按图召见。嫔妃们为了得到皇帝的召幸,纷纷贿赂毛延寿,请他把自己画得漂亮些。但其中一个叫王嫱(字昭君)的漂亮姑娘却不买毛延寿的账,被毛延寿丑化,失去了被汉元帝召幸的机会。当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见元帝,提出和亲。王嫱主动要求去匈奴和亲,元帝审阅她的画像,见其姿色平平,就同意了。待到单于偕王嫱与元帝道别时,元帝方才发现王嫱美貌绝伦,痛悔不已,欲收回成命,又恐失信于单于,只好忍痛割爱。王嫱走后,汉元帝把一腔怒火发泄到毛延寿身上,下令将其问罪斩杀。
姑且不论历史上的是非曲直,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在这个故事中,王昭君、汉元帝、毛延寿三方都是利益受损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局,其根源就在于制度缺陷。由于毛延寿可以在画像中美化或丑化嫔妃的容貌,汉元帝又仅有这一个了解嫔妃的渠道,他实际上就将挑选嫔妃的权力授予了毛延寿。这种让渡,使得毛延寿具有了决定嫔妃命运的权力。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对于毛延寿来说,索取贿赂就是一种理性行为;对于嫔妃来说,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向毛延寿行贿也成了理性的选择。两者相互强化:越来越多的嫔妃向毛延寿行贿;毛延寿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视收取好处为理所当然。
在这种情况下,毛延寿得到了好处;嫔妃损失了钱财,付出了额外的成本;汉元帝则越来越难以得到真实的信息和真正的美人。然而,故事并没有这样循环下去,由于出了一个正直、倔强而有主见的王昭君,又发生了与匈奴和亲的事件,使故事的最终结局变为:汉元帝意识到了自己的利益受损,“龙颜”震怒之下,提供扭曲信息的毛延寿便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王昭君则远嫁匈奴。
王昭君的选择实际上是被动的。这种被动选择的依据是王昭君对汉元帝和毛延寿两个人的预期。由于王昭君不肯向毛延寿行贿,她认定毛延寿不可能给自己画出真实的画像,因而自己也就始终没有出头之日。在这种情况下,她才选择了远嫁匈奴。汉元帝是制度的提供者,也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他对毛延寿授权过大,又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他与嫔妃之间信息传导的扭曲、失真,以及毛延寿的恣意妄为。可以推断,在王昭君之前可能已经有过没有出塞的“王昭君”,而毛延寿却得逞了。这使得毛延寿的胆子越来越大。毛延寿东窗事发、身首异处,虽是咎由自取,却也是制度的牺牲品。如果汉元帝减少对毛延寿的授权,并加强监督,加大腐败被发现的概率和腐败的成本,毛延寿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他也就不至于走上死路。
封建皇帝对事件的处理,是杀了胆敢欺骗他的毛延寿,以解心头之恨。汉元帝不可能从中汲取教训,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宫廷画工的监督。因而,毛延寿之死虽可能暂时会使宫廷画工的贪婪行为有所收敛,但从长期来看,还会不断地出现“毛延寿”,类似悲剧还会重演。(孟祥林)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