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传因投资方对遥遥无期的盈利前景失去耐心,《书城》杂志可能于今年停刊的消息引起读书人的关注。昨天,该杂志的编务总监李二民接受采访时明确回答,《书城》不会停刊,依然由上海三联书店与南方报业集团共同出资出版,资金已不成问题。
-有读者认为《书城》定位不清
2004年12月号的《书城》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各大书店遍寻不着,于是坊间便流传着“《书城》要停刊了”、“三年半亏损三四百万元,投资方不再支持该杂志”等消息。知道消息的读者、网友或等待收藏最后一期杂志,或在读书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写文章怀念或“悼念”。
一个广州的网友说自己买了几期看,给出的评价是定价太贵;有些文章很艰涩;不知重点在宣扬什么,内容没出彩的地方,但“还是希望不要停”。另一位两年前接触到该杂志的读者说:“我只看过改版后的,觉得它很想模仿《纽约客》,连漫画都有很多原版引进的,而内容设计和编排也与之如出一辙。可惜的是,环境所限,长期去读这么一份让爱赶时髦的新贵们有点头晕的杂志困难其实不小;而真正的老派读书人又会觉得《书城》太时髦,有点摆姿态,不会很接受,他们更愿意去看《读书》,很尴尬啊。”虽然如此批判,“我也没什么耐心全部看完,但是有时候上面的小说真的很好看的。我不希望它停刊。”
《书城》的老撰稿人薛泳,也将对该杂志一直的看法写了出来,他认为,“《书城》的失败,最大的原因是编辑部错把‘文人’当‘人文’……打开《书城》一看就知道,其服务对象是‘文人’,即我们所谓的知识分子。《书城》没有自己的调查记者,没有深入社会的基层,只是几个编辑坐在那里,找些气味相投、‘有层次’的人来写稿,有时不免风花雪月。特别是一些名校名人的文字,于老百姓无关痛痒,他们还是在那里兴致盎然。久而久之,就脱离了社会。”
-总监认为《书城》并未脱离读者
面对这样的评论,李二民并不是非常认同。他说,并没有感觉到杂志离读者越来越远。“《书城》的发刊词就是‘再现文字之美’,我们不想做一本仅仅是好看的杂志。我们希望在社会大变革的时候也关注一些问题。当然,有的时候不能兼顾,有的话题比较深入,写法就不一样。而且,一开始我们定位就是相对高端的读者。”他并不认为《书城》有危机。“在接手做这样一本读书类杂志之初我就知道,这样的杂志无论是资金上还是内容上,生存就是困难的。”
-调整后的《书城》要推图书排行榜
《书城》杂志在这次撤资危机之前,已经历了几次“转型”。1999年起逐步改版为读书类杂志,以登载书评、文选、掌故、逸闻为主。2000年11月复刊改版以来,引进西方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同时刊登各种书评、影评、随笔、小说,以文化眼光关注世界和城市细节。据介绍,这次稍做调整后的《书城》,会推出一个由一些学者、资深书业记者编辑、书店经营者评选的图书排行榜。关注畅销书的同时,更关注没有畅销的好书,希望那些好书走入读者的视野。(陶澜)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