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9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刊登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的文章指出,最近国际油价飙涨,无论是国际金融市场,还是中国国内外媒体,对此都反映十分强烈。如国际媒体或经济评论员就惊呼,如果国际油价继续上升,将对中国脆弱的经济以沉重打击。甚至有人说,国际油价的高企,中国经济将面对着“硬着陆”危险。
文章中写到,对于中国来说,随着国家经济高速持续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特别小汽车进入个人消费,国内石油消费也随之大幅增长。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年上年中国原油进口达到6102万吨,增长39.3%。中国商务部的报告分析,今年下半年,受全球经济复苏、OPEC减产、俄罗斯政治动荡、中东地区局势不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仍然会在高位运行。
尽管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后石油供应的紧张矛盾会有所缓和,原油进口数量增幅会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但进口金额增幅会大于数量增幅。这对中国贸易平衡、工业生产、运输成本等都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今年上半贸易逆差出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是主要因素之一。
国际油价持续上升可能会让中国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相应产品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空间缩小、企业竞争力削弱。但直接受到影响的主要有航空运输、旅游、石油化工、汽车等行业。对于居民汽车消费,燃油上涨肯定会直接增加居民消费负担。
文章同时也指出,在中国,能源价格变化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原煤。
今年以来,国内原煤价格成倍上涨,使得不少电厂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企业利润侵蚀。一些企业只好减少电力生产。这可能是目前国内出现电力紧缺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油价的飚升,对刚刚有所优化的中国能源结构,并非一定要回到以往那种以原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上去,但必须有针对性地减少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其经济的影响与冲击,就得致力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用品。
文章最后指出,国际油价高企,由于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不同,对其经济的冲击并没有国际人士所认为的那样大,但是政府要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国内能源政策与国内能源发展战略,以便应对国际石油危机的发生,最为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来提高国内能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