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7日电 据文汇报报道,金庸先生在多种场合说过同一句话:我这一辈子最佩服的人是邓小平。
预言成真令金庸自豪
说这句话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邓小平曾经会见过他。早在邓小平“落难”之时,金庸就表露了对邓小平的钦佩之情。当时,中国内地正轰轰烈烈地搞“文化大革命”,邓小平是被“打倒、批臭”的“中国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当时,偌大的中国,几乎没有人会想到邓小平会“复出”。但金庸先生却与席卷中国的“批邓风”唱了个反调。
作为香港《明报》的创始人,金庸的社评获得了行内人士的极高评价。在他诸多的社评中,最令他自豪的是政治色彩极浓的预言,“邓小平必将复出”则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文革”开始后,邓小平被打倒,被贬谪至江西,在南昌市郊一家拖拉机修配厂劳动。金庸在《明报》的多篇社评中对邓小平的才华和风骨予以高度评价,明确表示支持邓小平。
1976年春,周恩来总理逝世,中国内地又刮“反击右倾翻案风”。金庸预言,邓小平一定会“东山再起”。
1981年2月,此时距邓小平会见金庸前半年。金庸在《明报》撰写了《关于香港未来的一个建议》,金庸表示,有关香港的未来,中英双方的想法是相当一致,维持香港的现状,对各方都有利。金庸在文中提出了三点建议:一、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二、香港的现状保持不变;三、中国如决定收回香港,应在15年之前通知英国。
1982年,中国政府宣布,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金庸的预测得到验证。
对于江青,金庸作过两次预测,一次是1966年12月,金庸发表社评,预测江青将会在政坛上呼风唤雨,地位炙手可热;另一次是在江青气焰日趋嚣张之时,金庸发表了题为《不知往哪儿躲》的社评,推测在毛泽东去世后,江青很快就会被逮捕。他在社评中说:“江青目前权势熏天,作威作福,不可一世,但毛泽东一旦逝世,江青就不知往哪儿躲了,没有可以逃避的地方。”
1967年底,林彪已经确立了“亲密战友”、“接班人”的地位,金庸却发表了《林彪渐露跋扈相》的社评,后来又发表了《自来皇帝不喜太子》的社评,预言林彪不会有好下场,将死无葬身之地。
金庸的预言和社评自然受到读者的关注,一张创办时间并不长的《明报》迅速上升为香港的主流报纸。
关注金庸和《明报》的不止是香港的读者,内地也大有人在。邓小平谪居江西,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和天下大事。金庸的言论自然引起他的注意。1970年代,金庸的小说在内地尚未公开发行。恢复了工作的邓小平同志从江西返回北京后不久,就托人从境外买了一套金庸小说。可以说,邓小平是金庸小说在中国内地的最早读者之一。
到北京最想见邓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一些海外知名人士纷纷接到邀请,访问内地。
1981年,金庸先生接到了来自北京的邀请,请他访问内地。1972年9月,金庸先生宣布“挂印封刀”,不再创作新的武侠小说。此后,他又花了10年时间,整理《金庸武侠小说全集》。接到访问内地的邀请时,金庸修订《全集》的工作已近尾声。接到邀请后,金庸向邀请方提出:能否在访问内地期间拜访邓小平先生?
金庸先生曾经对记者说,去北京,我最想见的就是邓小平。我一直很钦佩他的风骨,钦佩他刚强不屈的性格。
这一信息很快就上达邓小平处。日理万机的邓小平对金庸先生的要求立即作出了回应。他在一份有关金庸来访的报告上批示:愿意见见查先生(金庸本名查良镛,金庸系笔名)。(据文汇报,作者:万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