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拉萨召开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尽管珠穆朗玛峰山体地质结构由于地壳运动不断以微小的速度在增高,但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密实化进程加快,导致珠穆朗玛峰整体高度在降低。
他说,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等科研人员观测,珠峰顶部自1966年以来一直在降低,“他们的观测结果,可揭示过去几十年来珠峰顶部的降低原因”。
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从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总降低值为1.3米;如果按年降低值算,1966年至1975年间,珠峰顶部的降低比较快,接近每年0.1米,1975年至1992年间,降低过程减弱,只有0.01米;而1992年至1998年间,降低过程又快速增大,接近0.1米;1998年到1999年,达到了0.13米。
“珠峰顶部在短期内降低如此剧烈,肯定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只能从冰川对气候的响应去解释。”姚檀栋说,严格讲,在海拔8848米处,不存在冰川退缩导致的冰面下降。但冰川成冰作用过程的改变,则可以导致冰面的降低。
他说,珠峰顶部的雪冰到底有多厚,仍然是个谜。现有的珠峰顶部最大雪深数据是2.5米,这是由意大利登山队用测杆法观测获得。由于用这种办法不能测得雪的真正厚度,更不要说冰的厚度,所以可以肯定地讲,珠峰顶部雪冰厚度远大于2.5米,可能在10多米到几十米之间。在全球变暖以前,这一高度的冰川作用过程是在雪的自重力作用下的密实化作用过程,在这种过程下由雪变成冰是十分缓慢的,和南极、北极地区的成冰作用过程十分相似。
“全球变暖以后,由于气温上升,加速了由雪到冰转化过程,冰川的密实化过程加快,从而导致冰面的急剧降低。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的珠峰顶部急剧降低时期正好对应于气候急剧变暖时期。”
“所以,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总降低1.3米,并且继续在降低,应该是气温升高、冰川密实化过程的结果。”姚檀栋肯定地说。(贾立君 颜园园)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