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州八月十三日电 题:苏州萌生“小康概念”之地
作者 周建琳
小康生活、翻两番、人均八百美元。邓小平二十多年前对中国跨入新世纪的描述,已经成为现实。但当时邓小平是如何想到这些非常具体的未来理想的?年近八旬的原中共苏州市委书记戴心思说:这是他在苏州调研后提出来的。
一九八三年的二月,古城苏州已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坐落在城南十全街的南园宾馆的庭院中,垂柳正在吐丝,迎春含苞欲放,红梅绽开初蕾。满目融融春意,一派明媚春光。就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邓小平下榻这座当时苏州条件算最好的宾馆。
“我也在南园宾馆住了三天,虽然当时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大家总是有点担心,怕他老人家休息不好。”回忆往事,戴心思依然显得有些激动,他说,“十二大后,小平同志首次离京就选择江苏,并亲临苏州视察,这对我们是多大的鼓舞和鞭策啊。”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戴心思再次谈起这一切,仍充满着对小平的敬爱之情。
戴心思回忆道,小平一到苏州就向陪同的江苏省、苏州市负责人提出:到二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省委领导汇报了江苏省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二年工农业总产值翻番的实践后说,照这样的速度,用不了二十年就有把握实现翻两番。小平听了非常高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苏州自古是鱼米之乡,当时的苏州经济发展水平位于江苏省前列,一九八二年,苏州地区的工农业年总产值已经接近人均八百美元。小平同志问,达到苏州这样一个水平,社会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
二月九日下午三时许,小平在苏州匆匆游览了留园和虎丘后,便风尘仆仆地前往浙江等地继续考察。虽然只在苏州停留了短短几天,但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即对视察江苏的情况作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
他说,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八百美元,下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
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
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
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
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了。还有别的,我也记不清了。这几条就了不起呀!
在苏州,邓小平欣然宣布:“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信心增加了。”
一九八四年邓小平开始讲“小康社会”和“翻两番”。他以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战略眼光高瞻远瞩地指出:“翻两番,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小康,古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小康,广大人民的生活梦想;小康,文明古国的千年追求。邓小平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新概念,并赋予了其时代新内涵。改革开放以来,“小康”一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成为好生活的代名词。
戴心思说,苏州的“小康实践”,给了邓小平很多思考和启发,他老人家不仅将小康目标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标志,而且更多地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来构思中国的未来。
亲身感受着苏州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戴心思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苏州在小康之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构想的不断验证和生动体现。他再三强调了自己的一个看法,那就是二十年前苏州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对于苏州来说,现在要定出更高的标准,要建设高水平的全面小康。
苏州,是邓小平“小康”概念萌生的地方。小康,是苏州孜孜不懈的追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