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3日电 综合外电报道,新加坡第三任总理李显龙和他的内阁部长12日宣誓就职,为新加坡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庄严隆重的新总理及内阁宣誓就职典礼于当地时间12日晚在总统府园地举行。李显龙表示,要把新加坡建成一个避风港,让国民感到安全和家的感觉。部分海外媒体对李显龙就职作出积极反应。
宣誓就职
当地时间12日晚8点13分左右,选定总理李显龙在大法官杨邦孝的带领下,做出效忠宣誓和就职宣誓。
李显龙总理在宣誓书上签字,新加坡总统纳丹也在宣誓书上签字。接着,纳丹总统把委任状交给新任总理李显龙,正式宣布李显龙出任新加坡第三任总理。李总理的夫人何晶和子女也出席了当晚的就职典礼。
新加坡第三代领导班子顺利交接,几位资深的第二代领导人也继续留任内阁,担任重要的职位。卸任总理吴作栋、内阁资政李光耀以及两位副总理陈庆炎博士和贾古玛教授,在总理李显龙宣誓后,也跟着宣誓就职。
卸任总理吴作栋宣誓在内阁担任国务资政,协助处理国际事务;资政李光耀留任内阁资政,英文职衔改为Minister Mentor;陈庆炎博士留任副总理;贾古玛教授担任副总理。四位资深领导人过后在李显龙总理的见证下,从纳丹总统手中接过委任状。
李光耀资政则是担任资政的第五个任期,继续在内阁扮演顾问、辅导和咨询的角色。陈庆炎博士也兼任国防兼安全统筹部长,他将在明年6月引退,职位由黄根成部长接替。贾古玛教授则卸下外交部长的职务,担任副总理,也兼任了律政部长。
13位内阁部长,当天也宣誓就职。过后,内阁部长逐一从纳丹总统手中接过委任状。跟着宣誓就职的是代部长、高级政务部长以及政务部长。
把新加坡建成一个避风港
新加坡新科总理李显龙12日在宣誓就任总理的典礼上誓言,要把新加坡建成一个避风港,让各地的人感到安全,也让新加坡人从外地回来的时候感到家的温暖。
李显龙说:“国际局势变化莫测。让我们把新加坡建设成一个避风港,使各地商人感到宾至如归,使各地人感到安全,让新加坡人每回从外地回来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李显龙表示,新加坡必须适应改变中的世界。他说:“新加坡的未来充满希望,然而,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寻求思维的突破,并且采取大胆和创新的办法应付全新的环境。”
李显龙说:“我们需要一个和平与稳定的亚洲,必须时刻注意这个地区潜在的安全问题…此外,我们铲除恐怖主义的行动难免会对种族和宗教和谐产生压力。”
他指出:“新加坡的经济展望比过去任何时候还要好。我们的经济恢复元气,正强劲地增长,这个区域的经济形势也一片大好。我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只要我们干劲十足,胆大心细,同时保持团结,便可找到发展的机会。”
他说:“我国的公司和商人遍布东南亚、中国和印度。我们跟中东和其他地区的联系也日益加强。新加坡已经变得更富强、更团结,也拥有更多的资源。美好的未来正等待我们去开创。”他誓言:“建立一个人人都有立足之地的国家,人人都可活得有尊严,也可以安心养儿育女和实现各自的理想。”
他说:“让我们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和包容的城市;建设一个任人唯贤,团结,又有温情的社会。我们应该有自信心,保持头脑清醒,但又富有爱心。”李显龙也吁请新加坡人民,一起努力,谱写新加坡故事的新篇章,把新加坡建设成一个人人热爱的家园,一个人人有归属感的社会,以及一个人人引以为荣的国家。
媒体反应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道琼斯通讯社等媒体报道,新加坡第三任总理李显龙在星期四晚间正式宣誓就职。部分海外媒体近日都关注新加坡的政权交接和未来走向与发展前景。
道琼斯表示,虽然李显龙在今年初期曾表示新加坡社会将无可避免地会有“进化性”的改变,政府将在更多方面咨询和倾听民众的意见,不过,他的社会改变“路线图”尚未经过考验。
BBC认为,李显龙在如何领导新加坡这一问题上给外界发出了多方面的信号。他暗示新加坡需要现代化,应该更加开放。李显龙将继续采取务实的、有利于商业的友好经济政策给新加坡带来财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使人们继续拥有美好的家园。
BBC表示,虽然在西方人的眼里,新加坡并不是一个自由的民主社会,但大多数的新加坡人对此并不担心。
BBC还表示,李光耀曾说李显龙在很多年以前就够作总理的资格,但担心人们会说这是李氏王朝的世袭制。李显龙曾告诉媒体:“如果我父亲不是资政,事情或许将更容易。如果你没有那些关系,你将凭自己的实力入围,没有人会说你长得像或不像父亲,或脾气上是不是和他一样或不一样。”
路透社报道,新加坡有经济届人士指出,在现在的经济局势下,李显龙在政策上将与李光耀执政时不一样。但新加坡有反对党人却认为,李显龙是“一个在儒家社会成长的孩子”,不会“不遵循父亲的意愿”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援引一名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米德伟(Derek Mitchell)的话称,新加坡“会做的是推动美国同中国好好相处”。米德伟指出:“新加坡不会,永远不会,同美国站到一起来对付中国,新加坡无疑感受到中国的崛起所带来的震撼,但他们会做的是推动美国同中国好好相处。新加坡在这点上是相当实际的,没有什么意识形态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