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八月四日电题:为架设中韩交流金桥而奔忙
——访韩国外教赵诚惠教授
中新社记者顾立军朱兰
一九九六年九月,她举家从韩国来到安徽合肥。
在合肥的八年里,她一直为架设中韩交流金桥而奔忙:设立“韩语奖学金”;捐资助学设立“希望工程”;积极沟通联成多家友好校际关系;投资兴建中韩国际交流中心……
为此,她获得了合肥学院优秀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三周年友谊奖、合肥市荣誉市民、瑞山教育厅贡献奖、忠清南道教育厅厅长贡献奖、忠清南道“骄傲的忠南人”等荣誉。
她就是供职于合肥学院的韩国外教赵诚惠教授。
到合肥学院执教头三年,她积极与韩国瑞山大学联系,希望两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刚开始瑞山大学认为合肥既不是中国的大都市,也不如北大、清华的知名度高,行动迟缓。在动用各种关系后,瑞山大学校长被赵诚惠的执着感动,两校正式建立友好校际关系。
有了良好的开端,在赵诚惠的沟通联络下,安徽中医学院和韩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与韩南大学,合肥晚报社与瑞山新闻社等近三十所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双方的互访和交流不断,收效丰厚。
作为教师,赵诚惠教授对学生倾注了心血。来到合肥学院伊始,学生对学习韩语的积极性不高。赵诚惠注意与学生们谈心,并自费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同时还推荐优秀学生去韩国学习。
她请来韩国朋友、外交官员、实业家与学生见面。并通过私人关系将学生推荐到韩资机构就业。有两名学生就业于韩国驻沪总领事馆,四十余名学生就业于无锡、太仓等地韩资企业。
如此一来,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高涨,学韩语的学生人数达一百八十四人。课堂上也有了外系学生的身影。
一次到安徽潜山旅游,让赵诚惠近距离地认识了安徽农村的失学儿童。回来后,她与丈夫朴南圭开创了自己的“希望工程”,从一九九九年至今,共向希望工程和农村小学建筑支援项目捐资三十八万余元。
在合肥八年,赵诚惠夫妇获得黄山友谊奖和合肥市荣誉市民称号。面对荣誉,赵诚惠考虑的是如何回报。于是,中韩交流中心于今年七月八日开始了建设。
赵诚惠说,在一年之内,用五十亩土地,建设安徽的中韩国际交流中心,集商务、办公、娱乐、文化等功能于一体,为中韩民间交流服务。
目前,该中心吸引了五家韩国企业入驻。除企业来此发展外,园区还建设假山公园,以便当地的民众来此休闲、娱乐。
中韩交流中心通过自身发展的优势,加强企业界在人才管理上的交流,也培养一些人才到韩资企业工作,让友谊在交流互动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