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边"主持"边唱歌 蔡琴:民歌像老婆需要重新发现

2004年07月31日 11:02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银色月光”照耀上海

  本报记者自上海报道圆月、垂柳、飞檐……蔡琴“银色月光下”上海演唱会的舞台上,如同水墨画中简洁的几笔,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静谧。这种氛围甚至在演出开始之后持续了几分钟之久,随着一身紫衣的蔡琴缓缓出现在圆月之中,随着她的一声“我是货真价实的蔡琴!”这种静谧被打破了。

  舞台明月阴晴圆缺

  为了让更多的观众能沐浴在“银色月光下”,昨日的演唱会在上海最大的体育馆———上海体育馆内举行。但是,与即将举办的北京演唱会不同,由于馆内舞台是三面的,没有俯视效果,置景人员就挖空心思,把诗情画意立体化。除了十分写意的垂柳和房檐,最灵动的就是舞台正中的一轮圆月,随着歌曲的不同,月亮时圆时缺,同时,蔡琴在民歌里演绎的诸多中国元素都不停地以投影的形式幻化在月亮之中,时而小桥流水,时而大漠孤烟,完全体现了蔡琴歌曲如诗如画,娓娓道来的意境。为了弥补空间不足的遗憾,有一部分投影还做成玫瑰花瓣的效果,不时撒向空中和地面。

  蔡琴边“主持”边唱歌

  “我有一个很神话、很浪漫的氛围在做歌曲,这些歌我在课本里面就学会了,从小就会唱,是做这张唱片特别搜集挖到的宝。”在昨天的演唱会现场,蔡琴唱完两首歌之后就幽了全场观众一默。她说:“今天来上海就是要向大家展示我心中的这些宝贝。但是,心里经常想到它们,就像心里老是惦念一个人,好比惦念自己的老婆吧———太熟悉反而就不心疼了。”可能由于蔡琴这个比喻贴切得太出人意料,一直在笑的观众掌声一度有些停顿,于是善于“主持”自己演出的蔡琴继续解释说,再多的宝贝也比不过这些民歌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好比这个,”说着她现场摘下自己左耳上的那只晶莹的耳环,“也不怎么值钱———首饰嘛,只有男人送的才值钱嘛。哈哈!”此后,在蔡琴张弛有致的“主持”和低沉醇美的歌声中,现场一直保持着温情而热烈的气氛,直到终场。

  百分之一百一十的上座率

  如果说中国哪个城市最具有怀旧情怀,人们脱口而出的一定是上海,因为这座城市的过去有着不断被解脱和想象的魅力。如果说哪位歌者最能吟唱出怀旧的风韵,那首屈一指的该属蔡琴。时隔七个月就在同一座城市里再开个唱,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也给蔡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据悉,蔡琴25日就已经抵沪,加紧排练,演出前一天的排练时间竟持续到深夜。应该说,上海观众用“实际行动”拥抱了她。组织者介绍说:“在演出前的歌迷抢票活动中,一对80多岁的夫妇无论如何也要冒着高温去看现场演出,一个自己购票的8岁小女孩居然会唱蔡琴几乎所有的歌,这种老小通吃的现象真的很少见。”而昨晚,更是出现了百分之一百一十的上座率———由于门票供不应求,主办方临时在舞台两侧安置了一百多把椅子供给蔡琴迷观看演出。

  《银色月光下》是蔡琴的世界名片

  为什么演唱会以“银色月光下”命名?蔡琴此前曾经解释说,这是同步发行的唱片里面一首中国民歌———大家看,在那金色的沙滩上,洒遍银白的月光。“我在纽约上课学歌舞剧,纽约是一个世界文化荟萃的地方,我的同学有西班牙人,有法国人,我的老师是美国人,而我跟老师学唱歌的三个月、学戏剧的三个月我只能用英语,但他们对我的歌声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我的歌唱老师。在最后一堂课的时候,他要求我唱一首中文歌,他实在太好奇,觉得我唱歌很好听,他拿我炫耀给下一班报名的同学看,那时候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了《茉莉花》,因为我觉得《茉莉花》这个歌是全世界的,包括老外,即使不会唱的人也会哼旋律,意大利大师把它写在歌剧《图兰朵》里面,但是他没有亲眼看到中国女子用中文唱,但是旋律就这么流传起来。在那个时候我更确定我做中国民歌专辑的概念是对的,因为我打算以后这张唱片《银色月光下》就是我蔡琴的世界名片。”

  文/王岩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