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30日电 据央视国际报道,中国国家审计署今天公布了对全国28个省(区、市)的526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效果的审计结果。结果表明,抽查项目中有四分之一项目没能按建设责任书或计划建成,而部分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较差。
这些项目涉及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供气等方面,它们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它们都是利用国债资金进行建设的。
审计查明,1998年-2002年,中央累计安排国债资金983.88亿元,用于这些省市区的1965个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供水、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达3992亿元。
这次审计共抽查了其中的526个项目,总投资967亿元。
审计结果表明:一、抽查项目中有四分之一项目没能按建设责任书或计划建成。二、部分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较差。在已建成的320个项目中,有32个项目基本没有投入运营,18个长期处于试运营或开开停停状态,69个已经运营的项目没有达到当年设计生产能力,设备闲置问题突出。三、在已经投入运营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中有14个项目处理指标未达标。四、34个项目由于管理不善、设备不合格以及工程质量缺陷等原因,存在较为严重的损失浪费问题。
国家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司长席晟指出,造成部分城市基础建设项目效果比较差、投资效益不够理想的直接原因,就是项目的管理比较薄弱,招投标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从深层次来看,这类项目的经营建设体制、机制还比较落后,主要靠政府来建设和经营。从这方面看,政府的投资体制还不够完善。
报道说,此次抽查审计的526个项目中没有按计划建成的项目有136个,有85.47亿元投资没有如期完成,占到了计划投资额的26.8%。其中,陕西省1998年在渭河沿岸建设的5个污水处理工程按计划应在2002年底建成4个,但实际只建设了2个,渭河污染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山东莒县、日照、微山污水处理厂和菏泽引黄供水工程等四个已上报建成的项目,实际还有近一半工程量没有完成。
而在已建成的320个项目中,有32个项目基本没有投入运营,18个长期处于试运营或开开停停状态,69个已经运营的项目没有达到当年设计生产能力。其中,安徽省巢湖市污水处理厂2001年6月一期工程完工后,因缺少运营资金仅试运行了一个月,二期工程完工后,也只进行了设备联动试运行。辽宁省鞍山市西部污水处理项目投产一年来,由于运营资金不足仅能从事维护性运转,污水仍被直接排入太子河和大辽河。山西省的榆次市、阳泉市两个污水处理厂由于项目建设时没有考虑相应的管网建设,2000年建成至今无法投入运营。四川省阿坝州四个已建成的垃圾处理厂因为设备质量严重不合格,处于瘫痪状态。都江堰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未每天4万吨,因管网不配套,无法运转。甘肃省白银市城市供水工程投产近一年来,平均日供水量不到设计能力的10%,设备利用率只有15%。
此外,在已经投入运营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中,山东省烟台市套子湾污水处理厂、湖南长沙第一污水处理项目、贵州省贵阳市高雁垃圾处理场等14个项目处理指标未达标。
审计还发现,有34个项目由于管理不善、设备不合格以及工程质量缺陷等原因,存在较为严重的损失浪费问题。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白水塘垃圾处理项目、河南省郑州市供水工程等。
目前,这526个项目建设效果的审计结果已经由国家审计署上报国务院。国家审计署同时还提出了审计建议。一是追究责任,二是强化项目管理,三是改革现有投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