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充分发挥侨务工作优势 中国华侨农场迎来黄金时期

2004年07月20日 14:08

  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新华网消息,江西敖山华侨农场从未有过像如今这样的发展机遇。这个特殊农业企业以“侨”为桥,开拓思路。来自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的十几批客商落户敖山,创建了8个独资企业,投资总额6000多万元,是建场46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总和。

  这对以前大多长期处于困境的华侨农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华侨农场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中国政府为安置被迫迁回国的大批归难侨民设立的国有农业企业。它既有国有农业企业的经济属性,又有难民安置的政治属性,它体现着中国政府签署“国际难民公约”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中国现有84个华侨农场,职工16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海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一段时间来,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华侨农场步履维艰。

  中央政府对华侨农场的发展高度关注。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深化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目前,除海南省的4个和福建省的1个华侨农场仍由省侨办管理外,其余79个农场都下放到市、县,实行属地管理。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李海峰说,实行属地管理后,华侨农场人事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年富力强,有丰富县乡或部门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到原领导层中,打破了原农场班子封闭的格局,为华侨农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华侨农场大省福建省近年来农场决策层成员有1/3从地方调入。

  实行属地管理的华侨农场被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福建省有15个华侨农场成为当地“华侨经济开发区”;广西18个华侨农场变成“华侨投资区”,其中武鸣华侨农场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确定为“中国—东盟经济园区”。

  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华侨农场的资金投入。“十五”期间,每年安排华侨农场基建投资5000万元。截止到去年,国家支持华侨农场的基建投资、华侨事业费累计近19亿元。

  归难侨民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从2001年起,中国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对部分地区华侨农(林)场和集中安置在农垦、林业企业的归难侨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定额补助,确保他们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中国16万多华侨农场职工,有近90%的人参加了地方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福建、广西等地还实施“侨居造福工程”。福建省通过实施这一工程,解决了9000多侨民住房紧张问题。

  政府重视以及华侨农场内部改革,调动了广大农场职工积极性,促使华侨农场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农场大力发展新特优以及高效农业,一大批吨糖田、吨粮田、万元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出口创汇园区呈现出来。

  许多华侨农场充分发挥“侨”的优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近年来,福建省侨办先后两次举办了华侨经济开发区招商会,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近400项,合同利用外资10多亿元。去年底,广东省侨办在肇庆市组织举办的华侨农场招商洽谈会,签订项目88个,投资总额近27亿元。广西、海南等省区侨办还以海外交流协会的名义,组织华侨农场带着招商项目走出国门,前往香港、东南亚等地宣传推介。

  华侨农场特色旅游业也取得长足发展。海南省兴隆华侨农场发挥其独特的热带风光和温泉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创建华侨旅游度假城,吸引外资兴建宾馆酒店35家,去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李海峰说,有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多方支持,华侨农场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侨民和侨务工作优势,华侨农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指日可待。


 
编辑:李兰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