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也“从良”——清剿不良标语不能一蹴而就
孔庆东谈不良标语:我见不得“不说人话”的东西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新标语:人本思想下的温情表述
-本刊记者/曹红蓓
公益标语无疑是新标语中的亮点。如何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让新标语更有效的传播开来,是一个新问题
1999年暑假,在一家知名广告公司任创意总监的沈虹,带着她即将上中学的女儿来到清华和北大两座校园里游玩。回家后,沈虹问女儿哪所大学好,女儿思索片刻回答“北大”。理由很简单:北大和清华里都有漂亮的草坪,但是草坪上插着的牌子却不一样。北大草坪的牌子上,用活泼的字体写着:“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牌子的形状也是不规则的,好像一丛小草一样。而清华的草坪上,规规矩矩插着方木牌,上边用正楷写着“严禁践踏草坪”。
以广告人的职业敏感,从那时起,沈虹开始对公益广告、公益标语的策划着意进行研究,并创作了一系列公益广告。不久前,她受邀到清华大学演讲,还特意留心看了看清华草坪上的牌子。她欣喜地发现这些牌子也变了,变得温情、活泼、富于创意了。
事实上,清华大学草坪里的牌子发生变化的这几年,正是新标语迅速在全国兴起的几年。特别是园林和公交系统。
新标语,更人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陆建华 博士把现今社会上的标语分成三种类型:政治类、商业类和公益类。
“商业类的(标语),你不用担心”,陆建华说,它们一定会自觉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至于政治类的标语,会越来越少,因为在城市里,传播手段太丰富,通过标语来做政治动员收效甚微;在农村,政治标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发挥作用,但要有更多的表现技巧和配套措施。
而无论城乡,需要大力发展的,都是公益标语。
公益标语无疑是新标语中的亮点。一方面,单纯警示性的标语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的劝诫和交流:“车厢整洁,当然有你一份功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这世界上最后一滴水,一定是你的眼泪”、“施工带来不便请原谅”。许多与时代环境相协调的新标语,出现在公益事务的各个领域。
与此同时,非典、抗洪等特殊时期,符合传统价值观和功能的公益标语,继续巩固了人们对标语的心理依赖。
沈虹认为,除陆建华提出的三种类型外,中国城市里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标语形式——个性化标语。这种标语的发出者是个人,目的是与不确定的公众交流,载体是流动的个人物品。个性标语的载体以前多为T恤衫,现在也经常出现在车上,比如新司机在自己的车后挡风玻璃上贴的“笨鸟初飞”、“向老司机致敬”等,与原来的“新手请多关照”虽是同一个意思,但表达方式更个性了。
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标志的各种新传播手段的普及,以及广告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为新标语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准备;同时,法制和人本思想前进步伐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人不是为国家与法律而存在,而是国家与法律为人而存在。
法治秩序下,政府与公民是平等的。这为新标语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精神气质。
新标语,想要传播不容易
四种不同性质标语的同时存在,是新标语时代初期的特殊现象,与时下的中国社会多元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公益标语将是未来标语文化中会大力发展的一类。
2003年非典过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发起了“百姓自撰新文明标语”活动,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在报上、网上发布告,征集了城乡百姓自己创作的标语2万余条。他们从中挑选出600条,印制成1万本宣传手册,在社会上散发,另把部分标语做成不锈钢宣传标牌,树立在市文化广场、人民广场两座石家庄最大的露天文化场所。
河北日报社会新闻部主任赵兵说,这次活动总花费3万多元,征集来的新文明标语,全部用于公益赠送。
赵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当初征集到很多社区文明用语,想把它们做成楼道标牌;还曾想在城里建个文明标语一条街,在农村建个文明标语示范村,但都因和有关部门达不成合作而告吹。
“报社前面的玉华路,是市内主要的繁华路段。我们想以做刀旗或灯箱的形式,把它布置成文明标语一条街,很多广告公司都感兴趣,但是城管不同意我们做刀旗,也不同意做灯箱。”
这次征集入选的新文明标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村标语,然而真正把这些标语在农村墙上刷出来的极少——以前农村的标语,大部分是上级政府作为政治任务压下去的,一般是村里找个字写得好的,出几块钱工资就往墙上刷。现在农村的公益标语虽然造价并不高,但广告公司不感兴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让新标语更有效地深入人心,是一个新问题。
标语的演化
-文/龚文庠
标语,是出现在公开场合的一段简短、醒目的文字,带有明确的说服目的。按照这样的定义,标语应当是古已有之。
《史记》记载,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登泰山,立三丈高的石碑“刻石颂秦德”。始皇帝很喜欢这样的“石头标语”,又在他巡视的之罘、琅邪、碣石、会稽等地树立石碑以“颂秦德,明得意”。当时有“造反派”在东郡立了一块石头“反标”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下令将石头近旁的居民杀光,把这块石头标语焚毁。秦以后的历代君王仿效始皇树碑立言者不可胜数。这类碑文的篇幅长于现代的标语,内容除歌功颂德外,主要是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似可看作政治标语的雏形。
孔子说“君子之德”是风,“小人之德”是草,草随风倒。孟子说,“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这种自上而下的传播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模式。这大概是中国流行“始皇树碑”式标语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缘。
此外,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汉字体积小而容量大,在同样的单位空间内,汉字传达的信息往往是拼音文字无法相比的。汉字呈方块,像集装箱一样容易“打包”,竖写横写两相宜。汉字还具有象形文字独有的视觉冲击力。所以,汉字是制作标语的最佳材料。可以想象,梁山聚义厅前高高飘扬的“替天行道”大旗是多么醒目、简捷、威风!
“颂秦德”石碑和“替天行道”大旗是中国标语史上“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传统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结束之后。革命家总结的经验是:一个笔杆子,一个枪杆子,革命就靠这两杆子。笔杆子有时比枪杆子还重要。毛泽东说,“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的第一个重大的工作”,因为“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 标语是发动群众的一个十分简便、直接、有效的手段。在革命战争年代,常常是“兵马未动,标语先行”。
建国后的标语史大致可分为“政治运动时期”(1949~1978)和“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在前一时期,标语口号总是以某一政治运动为中心,类似战争时期打一场战役,统一号令,统一行动。特点是突出政治,内容单一,自由度小。
“文革”是一个特殊时期。那时的标语分红、白两类。红色标语是正面宣传,如“誓死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红色标语铺天盖地,被称作“红海洋”。白色标语类似大字报,通常是批斗“阶级敌人”的战书。常见的有“舍得一身剐,敢把×××拉下马”、“×××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砸烂×××的狗头”。
“走资派”的姓名要用红笔打叉,或将姓名倒写,让“走资派”头朝下等等,花样繁多。那时“天下大乱”,群众组织可以随意制作、张贴大标语。由于标语多而墙有限,贴出不久就可能被覆盖,因此有的标语末尾写着:“不许覆盖,否则砸烂狗头!”“文革”标语的特点是:语言的暴力化、幼稚化、粗俗化达到了极致。
改革开放后的标语一方面依然以国家的政治“主旋律”为中心,另一方面则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范围更广,题材更多样化、地方化、个性化,风格更加杂彩纷呈。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第26期,总第1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