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牌照审批制度开始松动。昨天,信息产业部内部人士透露,国务院已下发文件,首次把移动通信类产品从需要审批的行业项目中剔除。这意味着今后企业进入手机行业不再需要审批。
手机审批制度放开
“我们已经收到了国务院的通知,手机项目投资不再需要进行审批,这对我们进入手机行业绝对是一个重大利好。”昨天,一位家电厂商人士兴奋地表示。此前,其所在的企业一直在大声疾呼取消手机牌照。
此前,由于被手机牌照的门槛挡在门外,神州数码、创维、明基、广州金鹏、京东方等20多家国内外企业曾对手机行业“望洋兴叹”。
据了解,名为《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第412号文件)是6月29日下发的,文件的正式实施日期为7月1日。文中明确表示:“根据对现行行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务院将对所属审批项目进行清理。”而清理的结果是,根据412文件详细列出的“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在涉及“通信、电子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时,明确提出“不包括移动通信类产品”。
不同厂商反应不一
针对取消手机投资审批,厂商反应大不相同。
波导副总戴茂余认为,这会让手机行业迅速沦为类似家电行业的薄利局面。目前手机企业超过七八十家,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产手机厂商高层也表示,放开手机牌照肯定会加快明基等台湾手机巨头对内地市场的拼抢,手机行业洗牌和兼并势在必行。对手机行业并无经验的家电等其他领域厂商进军手机市场,其前景将不乐观。
没有牌照及借牌的厂商则表达了对手机牌照彻底放开的热望。多普达总经理杨兴平说:“由于没有牌照,多普达现在只能借牌中电(CEC)的GSM牌照,产品要打上CEC和多普达的双品牌,如果能够彻底取消手机牌照,多普达将肯定只打自有品牌,同时也会进入CDMA市场。”杨兴平又说:“不过,拥有手机牌照只是进入手机行业的第一步,要实现上市销售,厂商还必须获得信息产业部对具体手机型号的‘手机入网证’。”
手机准入尚在控制中
政策层面的松动不等于手机牌照彻底放开。昨天,信息产业部相关负责人虽然确认收到了通知,但同时说:“审批放开并不意味彻底取消牌照,信息产业部将通过其他途径降低手机行业的门槛。”
一直谋求进军手机行业的创维老总黄宏生表示,手机牌照的批文仍是洛阳纸贵。“我们已经向信息产业部进行了确认,但得到的回答是‘手机还在控制当中’,创维暂时还是做不了手机。”
消息人士透露,尽管国务院的文件代表了政策的大方向,但实际左右手机牌照发放的,仍是作为执行部门的信息产业部。由于412号文件并未明确取消手机行业行政审批后的具体措施,信息产业部的动作快慢,将决定手机牌照取消的时间表。
中国长达5年半的时间内对手机行业准入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和审批措施。1998年12月31日,信息产业部和当时的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5号文件”),明确规定在国内生产和销售手机必须经过信息产业部的批准。到目前为止,信息产业部一共颁发了48张牌照,GSM手机牌照29张,发给了12家合资企业和17家国内企业,CDMA手机牌照19张,除了摩托罗拉一家外资企业外,其余全都颁给了国内企业。当中有12家企业同时取得了GSM及CDMA牌照。
5号文件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中国民族手机产业的发展,而从2000年开始,5号文件的确帮助了国产手机企业迅速崛起。但5号文件带来的后遗症也十分明显:一些有实力的厂商被挡在门槛之外,部分拥有牌照的厂商,热衷于通过向没有牌照的厂商倒卖牌照获利。广州金鹏老总曾自曝:金鹏在向某厂商借牌时,每部手机需向对方支付100元人民币。
一纸批文难求,间接导致了手机市场的不平等竞争,身为人大代表的创维老总黄宏生,多次在两会上大声疾呼取消手机牌照制度,给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手机市场竞争的权利。国内取消手机市场准入,允许公平竞争的呼声日益高涨。
如今,手机审批制度,作为一项硬性的制度终于不再是手机行业正常市场竞争的大锁了。
拥有手机牌照的厂商(小资料)
1.拥有GSM和CDMA手机牌照的厂家(12家)
科健、康佳、中兴、南方高科、厦华电子(被联想收购)、东信、波导、海尔、TCL、首信、中电通信(被侨兴收购)、摩托罗拉。
2.仅拥有GSM牌照的厂家国内企业(6家)、外资或合资企业(11家)
国内企业:南京熊猫、夏新、托普、天时达、多普达(打CEC双品牌)、易美(打熊猫双品牌)。外资或合资企业:诺基亚、爱立信(后转为索尼爱立信)、三星、西门子、台湾大霸(后改名迪比特)、飞利浦、松下、阿尔卡特、LG、京瓷、NEC。
3.仅拥有CDMA牌照的厂家(7家)
大唐、京瓷振华、浪潮、海信、大显、普天通信、天津电话设备厂。
此外,除了联想和侨兴通过收购获得牌照外,拥有牌照厂商之间的互相借牌举动也数不胜数,如诺基亚向首信借CDMA牌照,三星和科健合资获得CDMA牌照,大唐向天时达借牌GSM牌照等等。
(稿件来源:京华时报,作者: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