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了,我哭了,我希望布什家族玩儿完。”一个观众的观后语。也许是迈克尔·摩尔最理想的观众。
这也是《华氏9/11》上演的周末。影院门口,学生模样的人举着Beat Bush(击败布什)的标志拉人入伙。影片中间,只要布什张嘴,总能引起笑声。影片再继续,开始有人流眼泪。影片结束,商业影院里很少见的一片掌声。星期五晚上,影片导演迈克尔·摩尔悄悄坐进林肯广场影院的观众席被发现,观众爆发热烈掌声。
娱乐?是。宣传?是。操纵?是。主观宣泄?是。一面之辞?是。《华氏9/11》是这一切,可是迈克尔·摩尔也没有什么好道歉的。毕竟,这是民主制度中的个人的政治表达。而且,是对主流媒体声音的一种平衡。
从电影的角度说,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人觉得跟现实如此密切,让人看了以后可以争论,可以有话说。太多主流娱乐电影可以过瘾,太多艺术电影孤芳自赏自做高深。《华氏9/11》是一部又娱乐,又引人就现实问题争论的电影,不高深,但是刺激大脑(主要是美国人的大脑),嘎纳给它大奖,除了政治情绪,也的确,很久看不到这样的电影了。
《华氏9/11》的基本内容涉及:2000年选举结果的不公,布什家族与沙特王室以及本拉登家族的经济关系,布什政府与石油业的利益关系,911之后布什政府利用恐惧操纵民众。911之后通过的一项法案影响到私人权益,伊拉克战争对伊拉克民众和美国士兵带来的牺牲,美国的军队总是由底层平民组成,他们因为经济原因参军,牺牲得不明不白。最后结论:我们是否被布什政府骗了?被骗一次,赖人,被骗两次,赖自己。觉醒吧。
但是利用剪接手段,摩尔把影片拍得很好看,很多素材都是公共媒体的资料,但是剪得很有看头。拍到伊拉克战争则反映了很多主流媒体很少关注的东西,尤其是士兵的谈话。
《华氏9/11》不假装“新闻中立”,不假装不带偏见,而是说彻底偏见,彻底有立场,彻底反布什政府,彻底反战,毫不掩饰这是“试把布什拉下马”的一个工具。它不深刻,不全面,很多廉价的手段,但是也有很出色的段落。可是,试图影响看惯好莱坞娱乐的观众,不这样怎么办?美国反对布什的知识分子们看这影片,一边很开心,可是一边却又有些尴尬内疚:非得用一些廉价的手段去让观众笑,让观众哭,把问题简单化,才能成功?而且中间派的民众未必不喜欢布什,而是就事论事,该片极力丑化布什是否势得其反?
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我看中文媒体常说《华氏9/11》“几乎在美国被禁”,这倒有些误会,因为事实只是迪斯尼公司拒绝发行这部电影。投资这部电影的米拉麦克斯公司前几年被迪斯尼公司收购,所以是迪斯尼的子公司,迪斯尼公司有权决定如何处理它的发行。迪斯尼公司自然是属美国主流意识形态,而且其公司总部就在布什弟弟Jeb布什做州长的佛罗里达州,所以迪斯尼的倾向明显。但是迪斯尼能做到只是不许米拉麦克斯自己发行该影片,而是把发行权卖给别的公司。不过迈克尔·摩尔乐得有这样的阻碍,是不花钱的免费宣传。加上嘎纳的大奖,让这部影片获得了一般纪录片绝难达到的发行优势。真是越有人阻碍越好!迈克尔·摩尔真得好好感谢迪斯尼总裁。这跟前一阵梅尔·吉布森的《基督的受难》一样,也是越有反对声音,越促进了它的发行,这两部一左一右的片子,已注定成为2004最重要的电影事件。而且从商业角度,它们也证明了市场无定式:谁会想到一部说古代外语的宗教电影如此卖座?谁会想到一部纪录片达到如此票房?
至于这片子是否在“倒布运动”中发挥多少作用,却是个疑问。它更多是让反对布什政府的民众觉得解气,但是拥护布什的人可能根本要抵制这部电影。主要是到现在还没做决定的独立派选民,要看他们是否因此而下定决心。
从文化上,在美国是右派保守,左派开明,比如关于上不上教堂,听什么音乐,结婚离婚性生活,右派都有一套道德说法。从权力操作上讲,是右派强硬,左派软弱。右派团结,左派不够“守纪律”。比如2000年的大选,共和党态度非常强硬,戈尔就显得太“君子风度”,然后再加上个极端派的绿党在那里添乱,分散了一部分选票,布什就这样上了台。
所以这部电影一定要从2000年总统大选讲起。美国人是健忘的,所以得提醒他们,事实上布什当选首先是有疑问的,起码一半的人没有选他,是靠了布什弟弟在佛州做州长,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的5位保守派法官的不能超出党派立场的裁决,才使得布什上台。按说这样的登台背景布什政府起码应该采取中坚立场,但是事实上共和党却选择了极右。
有人说迈克尔·摩尔是左派的Rush Limbaugh。Rush Limbaugh是电台节目主持人,讲起话来垃圾连篇哗众取宠,但是强势夺人影响极大。比如关于克林顿和希拉里,他从来是一片人身攻击毫无一点余地。民主党一直盼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位口无遮拦会使脏活还能让群众爱听的媒体人,现在在摩尔身上实现了----,摩尔不仅以纪录片出名,其爆米花式的文章也是畅销书。就象多数人对Rush Limbaugh不感冒一样,摩尔其人也不是多数人欢迎的对象,但是他能引起关注,他也能帮大家发泄情绪。媒体评论对《华氏9/11》有很多保留,认为它太偏颇太操纵。左派自己也不断在发出疑问:难道非得用这么廉价的手段去实现目的吗?难道非得向极右的手法学习不可吗?
美国的确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持续多年的安稳繁荣,这使得绝大多数民众相信政府,相信权力层,很多人也无需关心政治就过着自在的生活。但是权力是一件危险的事,任何时候,任何人,拥有太多没有限制的权力都不是好事。其实《华氏9/11》就是给美国民众提个醒,是不是我们舒服太久了,我们太懒惰了,事实上掌权者滥用权力而我们却傻乎乎地不知道?影片结束时,我看到席间的确不少观众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好象是很被震动的样子。其实,如果是阅览新闻的人,这部影片并没有什么太新鲜的东西。影片用一个在伊拉克战争中儿子丧生的母亲的眼泪来打动人,也是太容易的事。但是毕竟,一个母亲的眼泪是真实的,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也许,迈克尔·摩尔知道,一般选民在投票的时候,对政策的了解可能仍然是模糊不清的,他们更多是为情感左右。
不过影片的首映票房已经创了纪录片记录,而且更让摩尔开心的是,不仅在民主党占优势的州(统计时一般用蓝色显示)爆棚,在共和党占优势的州(统计时一般用红色显示)也同样卖座。倒底能否吸引反布核心之外的观众看,才是该片是否影响到大选的关键。(来源:美国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