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2日电 在新近一期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上,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第二巡视组撰文指出:巡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想搞好这项工作,只有“掌握真实情况,用好巡视成果,深入群众明查暗访,提高巡视工作的质量”。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掌握全面真实的情况是巡视工作根本任务
抓重点就是抓主要矛盾。从巡视对象上讲,主要是副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但重点是省委、省政府两个班子的成员,重中之重是两个“一把手”。
从巡视内容上讲,要用相当大的力量去了解省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本人有无不廉洁的行为,其配偶子女干净不干净,口碑好不好;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对反腐败的态度坚决不坚决,敢不敢碰硬。在用人方面是否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办事,是否公道正派以及他们遵守政治纪律等情况,也要作重点了解。
在巡视工作整个过程中,要始终紧紧抓住这些重点,不能“跑题”,不要管那些不该管、管不了、也无权管的事情。
巡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了解重要而又真实的情况。但这恰恰是巡视工作的难点所在。在工作中,既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塌下心、稳得住、戒急躁,不厌其烦地深入干部和群众,广交朋友,明察暗访,细致体察,多渠道、多方位地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积少成多,由点到面,由零散到系统,逐步对整个班子及其成员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确定重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初步了解到的情况往往是纷繁芜杂,鱼龙不清。这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巡视工作任务的要求,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归纳,确定重点,进一步深入了解。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避免不分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也要注意不要把重大问题轻易放过,力争将问题看准、抓实。
——从四方面着手做好巡视工作
文章指出,做好巡视工作,一是个别谈话,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力求掌握全面情况。个别谈话是巡视组开始了解一个地方全面情况的基础。谈话的对象有在职的省级领导和省直部门及中央驻地方厅级单位的“一把手”;市(地、州)的党政“一把手”、纪委书记、组织部长;退下来的副省级以上的老同志和部分退下来不久的省直部门的“一把手”。下到市(地、州)时,还要有选择地找部分老县委书记、县长了解情况,有时还深入到乡镇、农村、工厂,直接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下岗职工的意见。
从巡视的实际情况来看,抓住重点、个别谈话是全面了解省委、省政府两个省级领导班子工作、廉政情况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经过这一轮谈话,巡视组可以掌握一个省的基本情况,对省级班子成员及两个“一把手”的情况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将一些分散的零乱的意见加以系统归纳,整理出重点问题、确定重点了解的对象。这样就为下一步重点、深入地了解情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目标。
二是从一些重大案件和事件中发现和了解领导干部廉洁方面的情况。在个别谈话的过程中,每到一地,我们都特别注意专门听取纪检监察、检察、法院、公安、审计等部门查办大案要案的情况汇报,不仅要听一般的汇报,还要查阅有关资料,特别要同直接在第一线查办案件的人员个别交谈,听取材料中没有记载、汇报中不可能涉及的“故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是广交朋友,注意在私下交谈中捕捉线索,了解深层次的情况。一些同志不愿讲心里话,怕找麻烦,思想有顾虑,这是我们在谈话中随时都会遇到的一个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依靠巡视组成员适当地做好思想工作,注意谈话艺术,学会创造融洽气氛,相机启发、引导。另一方面,要善于结交一些朋友,建立信任,在交谈中从他们的嘴里或在他们的指引下,去了解一些重要的、真实的情况。
四是关注群众议论的焦点,注意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表现情况。实践证明,一个领导干部,在八小时以外接触什么人,去什么地方,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往往是考察一个干部是否廉洁、正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和广大干部。领导干部的行为是否端正,一般都逃不脱群众的眼睛。在一个地方群众议论纷纷的事情,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所以,群众的议论往往为我们了解情况提供了重要信息。
文章总结,多年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管好管不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同“老板”关系是否正常;生活作风是否检点等,这些问题都是很敏感的问题,也是群众比较关注、议论较多的问题。这些现象若存在,而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就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由廉洁到不廉洁,进而走向堕落、掉入犯罪深渊的重要原因。
一个领导干部在这些方面有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腐败。胡长清、成克杰、刘方仁、李嘉廷、丛福奎、王怀忠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倒下去的。前车之鉴,给予我们的教训是沉痛的。在巡视中,我们必须善于抓住这些关键性、苗头性而且有着相当大的危险性的问题,做到警钟长鸣,这样就可以使干部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及时挽救一些有可能走向堕落的干部,这也是我们巡视工作的目的所在。
——重视巡视成果的利用是保持巡视工作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巡视成果取决于巡视工作的质量,取决于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否真实、可靠和重要。了解情况最终是为解决问题。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又是推动巡视工作深入开展的动力。因此,我们一定要建立一套巡视成果转化的运作制度。
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把了解到的真实而重要的情况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领导报告,这是巡视组的主要职责。报告要抓住重点,简明扼要。要有观点,有分析,有根据,有建议。让领导对巡视地区的党政领导班子及其主要成员有一个准确的、全面的、真实的了解,为领导作出正确决策、全面了解干部和正确使用干部提供可靠的依据。在这个问题上,要力争向领导报告巡视成果敢说硬话,让领导放心。
除了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领导报告巡视结果外,还要向被巡视省的两个“一把手”通报巡视的情况。除他们本人的问题外,尽可能详细地通报巡视中了解到的有关情况和问题,使他们心中有数。涉及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本人的问题,如果是一般性的,经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领导同意后,要与他们谈话提醒,引起他们的警惕。
同时,巡视组也要注意听取省委主要领导反馈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以便使我们了解的情况更加准确。在向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反馈后,我们采取不点名,但要归纳点事,讲问题的办法,向副省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和纪委、组织部领导同志通报巡视情况。把看准了的,反映好的方面要讲够,问题也要讲透。
把一些干部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点出来,并指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这项活动,对一些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同志,给他们亮一个黄牌,提醒他们要注意,要悬崖勒马。对绝大多数干部进行一次警示教育。对个别班子成员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良反映,除在反馈时不点名指出之外,必要时,还要找他们本人个别谈话。
多数同志普遍反映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少数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同志受到了一次不点名的警告。有的干部事后找巡视组痛哭流涕,认为巡视组采取这样的办法,既不伤害同志,又语重心长地指出问题,体现了对干部的爱护。他们感谢巡视组的提醒,表示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省委领导也认为,巡视组的反馈,实际是帮助省委做工作,充分利用了巡视成果,起到了其它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还有一条很值得注意和重视。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大要案的线索,以及反映个别领导的一些重要情况,都单独整理材料,分层次、分部门移交,做到件件有人办,事事有着落。并转承办部门将核查的情况向巡视组反馈,以便在第二次巡视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督查。
——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巡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巡视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文章强调,巡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对象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巡视组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过硬的作风、优良的素质和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
除机关干部必备的廉洁自律、遵守纪律、服从领导等基本素质外,参与巡视工作的人员特别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敏感性;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有一定的群众工作经验;要有吃苦的精神。巡视工作每年出差8个月以上,且经常加班加点,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没有奉献和吃苦的精神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巡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方式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既不同于办案,因为巡视组没有立案、取证等职权和手段,也不同于考察干部,因为事先没有明确、具体的考察对象,也不可能沿用考察干部的特定程序。但是,它又兼备了办案和考察干部相类似的工作内容和任务。所以,做好巡视工作,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
文章最后表示,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工作,提高质量,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文/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第二巡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