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李强对相亲感觉很无奈。他是一个“钻石级”的“王老五”(30岁以上单身男子):有车有房有好工作,就是没时间找老婆。迫于祖父母和父母的压力,他自称几年来已经“相过N次亲”。李强甚至还琢磨出了一套“相亲宝典”。
原来,他总是把与女方初次见面的地点订在朋友开的一家茶坊里。遇到看起来还顺眼的,就点一壶茶,酌情续水,细品慢饮,增进了解。如果一瞧就不中意,就来杯咖啡,喝完就走。如果来者实在“惨不忍睹”,李强就向朋友发求救信号,让朋友拨打他的手机,他就会佯装有事,立即离开。
李强说,其实自己不是很接受相亲这种形式,总感觉是“把自己放在超市里让人拣”。但是自己社交圈子小,生活节奏快,结婚压力大,所以不得不在相亲的道路上“屡败屡战”。
中国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显示,1997到2002年间,中国15岁以上未婚人口总数增加1630万,其中北京的未婚人数增长了76万,北京地区的未婚男女比例为1.5:1。
进入21世纪,许多旧事物被抛弃,青年人都追新奇、追浪漫,但“相亲”这种认识异性的传统形式却依然在新一代的北京青年中流传。大凡到了一定年纪,却没有固定男女朋友的人,多少都有过几次相亲的经历,而且相亲的次数往往与年龄成正比。
勺海市场研究公司针对北京单身白领进行的调查显示,81%的单身白领曾通过朋友或同事的介绍进行相亲,47%曾与父母推荐的异性见面,10%参加过征婚活动。
调查同时显示:选择面太窄、工作太忙、对配偶要求较高、对未来婚姻感到恐惧、重视事业忽略生活情趣、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异性交往,以及社会环境七大因素制约了白领青年的婚配。
93%的受访者认为,白领择偶难的生活环境原因是“生活的交际圈过小,生活环境过于单一”。而“工作单位男女比例失调”的提及率也达到50%。此外,分别有39%和25%的人提到“周边缺少合适的文化或娱乐场所”和“家在外地,缺少亲友的督促和关怀”这两个生活环境因素。
社会大环境也是造成一些大龄白领择偶难的重要原因。65%的人认为“征婚广告陷阱过多,无法信任”,还有42%的人认为“现在的热心红娘与过去相比越来越少”。
由此看来,与亲戚朋友介绍的异性见面,扩大交际圈,对绝大多数单身白领来说是非常需要的。而且一些白领认为,相亲不仅提供了更多接触异性的机会,而且目的直接、双方条件相当,可以提高效率。
不过,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相亲的形式也发生了转变,网络交友越来越普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出现了专门针对都市白领而设计创办的交友网站。
一家交友网的资料显示,他们的15万会员全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金领人士,平均年龄27.7岁,男性会员占71%。
针对高级白领的择偶服务,一些服务的基本费用高达2000到5000元人民币(约420到1000新元)。一旦介绍成功,客户还将再支付2万到5万元人民币。
“e友网”总裁金晓明认为,中国白领们的生活“非常缺少文化,这种文化是指文化氛围。很多白领下班以后交友的范围很小、也很窄,他们渴望与人交流”,更需要爱情的抚慰。所以为他们进行择偶代理无疑是一块“诱人的市场大蛋糕”,是一个送人“幸福”,又大有“钱”途的行业。
(稿件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转载有部分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