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京华时报报道,记者获悉,今年19岁的魏敏芝和妹妹魏聪芝在参加完高考后来到河北日报社,成为社会新闻部的实习记者。
河北日报社社会新闻部负责人赵兵介绍,魏敏芝6月30日到报社报到,7月1日开始正式上班。由于她有过在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扮演代课教师的经历,有一定知名度,报社特意安排她采访一些在高考后遇到困难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年龄相当,沟通起来比较方便;另一方面,可以借魏敏芝的名气在报纸上进行呼吁,呼吁人们帮助他们。这种做法已经初见成效,魏敏芝的《满街热演“状元秀”考生佳绩成“广告”》等文章刊发后,报社便收到了一些捐款。另外,河北日报正在启动一项“给孩子们上一堂课”的公益活动(多为孩子们不常见的素质课,如芭蕾舞),魏敏芝担任此项活动的形象大使,并由她给孩子们上第一堂课。
这位乐观的女孩笑言:“大家都说我变胖了。我来河北日报社实习11天,发了3篇稿子。”谈话间,她显得客套、老成,用词准确、简练,颇有些外交辞令的感觉。她的装扮和笑容仍不失一名农家女孩的朴实。赵兵说,魏敏芝性格比较泼辣、文字功底也不错,适合做记者。
魏敏芝说,她今年报考的是西安一所大学的影视编导专业,成绩还可以。填完志愿后,她和妹妹魏聪芝就来到河北日报实习。魏敏芝很珍惜这次实习机会,觉得这样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已经当了11天记者的魏敏芝觉得,当记者很辛苦,捕捉信息的能力要强,各方面素质要求很高。但有一点让魏敏芝比较苦恼,就是她在采访的过程中经常被采访对象“采访”,弄到最后,常常反客为主。(记者赵璐苹)
魏敏芝姐妹撰写的新闻(节录)
发表时间:2004年7月8日
标题:满街热演“状元秀”
考生佳绩成“广告”
正文:本报讯(实习记者魏敏芝、魏聪芝)随着中、高考的结束,许多学校纷纷打出自己“第一”的招牌,对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频繁炒作:有些学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挂在街上、汽车上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有些学校在校园内张挂条幅“热烈庆祝XX同学以XXX高分夺得全市(全区、县诸如此类)第一名”。
笔者了解到,教育部近日重申,各地要停止对“高考状元”和高分数获得者名单的炒作及类似的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只凭每年的考试分数来评定一个学校的好坏,每所学校均会找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地方,由于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在哪方面“第一”、是不是“第一”,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做过任何评定,因而打出“第一”的招牌,是属于片面强调应试教育的结果……学校更多的还是应从整体上、从素质教育等多方面去下功夫,而不应只把眼光盯在“第一”上。
《京华时报》(2004年7月12日第A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