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神秘的后半生,外人一直知之甚少。现在终于有了《同学少年都不贱》,不仅满足了张迷们的阅读渴望,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眺望晚年张爱玲内心风景的窗口。
然而,捧读《同学少年都不贱》,我却感到内心深处隐隐作痛,更替张爱玲不安。
一感颜色不亮。张爱玲一直喜欢以色彩入文,胡兰成曾投其所好地说过:“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张爱玲也曾表白自己不属于冰心、白薇一派。她的作品很少女性作家的温婉、柔媚,无论明亮的一面或阴暗的一面都笼罩着一层苍凉的色调。然而,《同学少年都不贱》却“苍“得不足,“凉”得不够。似未蒸熟的馒头,稍欠了火候。
二感力度不强。全书尽管沿袭了张爱玲一贯的语法、语感和语调,但在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叙述上,总觉得力度大减。似乎作者力不从心,不复有曹七巧时代的“心狠手辣”,不见了《倾城之恋》中的流苏和柳原的“老汤原味”。
三感才气黯然。纵观张爱玲的全部作品,可以看出,这部遗作与她生前的成名作、代表作相比,有着明显的弱势。遗作很像一份待改的草稿,而没有改;更像一部作品的故事梗概,而没有展开去写。晚年的张爱玲本应“宝刀不老”,却才气黯然失色,这不能不引起张迷们的疑虑。
笔者以为,出现上述“三感”的根源,是张爱玲人生轨迹的必然。
张爱玲1943年在孤岛上海初登文坛,即一炮打响,此后,短短三年,她已大红大紫,并达到了她一生文学创作的巅峰。此后,抗战胜利、新中国建立,1952年她飘然远引,先去香港,后到美国,一直到1995年悄然离世。这期间,她再也没有重大作品问世。离开旧上海的夜夜笙歌,张爱玲仿佛铅华落尽,灵光不再了。
来源:春城晚报 文/杨兰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