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驻华使馆经济部参赞千叶明在题为“中日经济关系光辉的未来”的讲话中对中日经济关系中人们似是而非的五大印象进行了澄清:第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第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几乎都是服装制造业和白色家电制造业;第三、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重点是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第四、日中双边贸易是中方赤字;第五、日本和中国表面相似而实际不同,对华直接投资终归不会有好结果。
他表示,上面五种误解其实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是它们只反映了事情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错误的。
日本对华投资10年来,合同金额在1995年非常高,后来有所减少,接着又恢复起来。实际金额则有所不同,但趋势是一致的。这说明对华直接投资并不是一直上升而是有起有浮的。投资项目的数量也有变化,1993年的时候非常多,后来大幅度下降,然后才又增加。特别是最近,上升的幅度相当大,但是金额却不怎么高,表明每个项目的金额不像过去那么高。
这也反映了一个重要事实:最近来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占日本企业的90%,它们创造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60%,可以算是日本企业的核心。换句话说,现在到华投资的企业是真正意义上日本企业的核心力量。2001年-2002年来华投资的日本企业数量上升,实际上是因为处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特殊时期,很多中小企业担心,如果现在不来投资就没有机会了。后来慢慢认识到没有这回事。所以现在来到中国的企业是经过了非常冷静的分析后,看准了市场,主动地选择中国的投资机会。就像有的日本企业去越南投资,有的企业去了泰国等其它国家,而来中国的是真正希望到此投资的企业。2003年,日本对华投资累计投资为28401件,合同金额已经达到了575亿美元。
大家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印象,认为日本企业来中国投资的主要是白色家电和服装制造业。但是实际上,纤维产品大幅下降,而电机产品也不都是家电,也有其它的一些大型机械等等。投资内容的变化相当明显。观察经济发展动态,整体经济已经发生了变化。
日本对华投资的根据地有三大地区:第一个是华南地区(广东),以东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这个地带地理上靠近香港,有丰富、低廉的劳动力,包括广东省、四川省、江西省、湖南省等地的劳动力。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经过香港出口,是“打出去”的一个根据地。第二个是华东地区(上海),以苏州、昆山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该地区技术人才很多,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解放前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业基地。而且长江下游的消费市场也相当雄厚。因此这个地区的日本企业主要瞄准的是国内市场,是“打进去”的根据地。除了传统中以上两个日企集中地,还有一个地点是北京,以北大、清华为中心的产学协作据点,以研究开发或风险投资事业为主。在北大、清华进行研究的同时,也利用“海归”人才,是从海外“引进来”的地点。这里进行的是日本和中国共同开发商品,开发的商品不完全属于中国或是日本。
为什么日本要到中国投资,是因为中国经济发达,这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没有资金来源的时候,日本就提供了日元贷款。当时的日元贷款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用于修铁路和港口。中国总长1300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的35%利用了日元贷款。另外,中国470个大型泊位中大约60个泊位也利用了日元贷款。其实日元贷款事业是一种双赢事业,修铁路和港口对日本经济也有利,有利于将中国的产品引到日本,日本的产品也经过这些渠道来到中国内地。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0年来,中日贸易增加了100多倍,中日贸易的前景相当大。但是中方认为自己是赤字,而日方认为自己是赤字,冲突的原因在于怎么看待香港转口贸易的统计。实际上,提到贸易只看双边贸易没有多大用处,贸易现在要着眼于全球,要看一国与全世界的关系。例如日本与中国、美国、韩国、东盟、欧盟都有贸易往来。而贸易的内容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90年代的时候,机械零件方面日本主要是与东盟4个国家有贸易,与中国几乎没有贸易往来。但是,8年后,机械零件方面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快速增长,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电机零件方面。中日贸易不仅仅停留在双边贸易上,而是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投资还是贸易,最主要的是进行公正的交易,可以通过世贸组织,或者成立自由贸易区。
根据日本的一项调查,有25%的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回答非常高兴来中国投资;50%的企业回答是马马虎虎,来比不来好;剩下的25%说垮台了。总的来看有3/4的企业是表示乐观的,其实马马虎虎的意思就是发大财了,日本商人的回答总是比较保守。所以日本企业到中国来,人们印象以为没有成功,而实际是非常成功。日本到中国来投资的历史还不长,所以来日方长。日本企业在中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日本企业比较保守,非常固执地把自己的经营方式强加给国外的投资对象,不光是中国,东南亚也是如此。让当地的雇员按日本的经营方式是行不通的。当地的雇员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观点,与日本人是不同的。而反过来说,成功的企业应是好好学习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当地的职员融为一体。
有日本评论家说:“中国将来会受制于美日”,在媒体上引起很大反响。其实,中日经济互补性很强,中日邦交正常化32年以来,中日贸易量持续增长,其内原因之一就是中日经济的互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70年代日本遇到了石油危机,日本国内物价狂涨,中国把大量石油和煤炭出口到日本。80年代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而这时日本恰恰出现了资金剩余。90年代这种互补关系越来越明显,日本经济出现泡沫崩溃而陷入了萧条,而中国恰恰在快速增长,增加了进口需求。
(稿件来源:日本《中文导报》,作者: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