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8日电 最近一期的《瞭望》周刊列举了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中暴露出来的若干问题。文章称,这些问题也就是下一步要清除的障碍。
文章认为,这些“路障”包括:结构性的过度不均衡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广认为,此次调控要解决的是结构性过热问题而非总需求过热。这种结构性过热可能引起过度失衡,加大不稳定因素。
局部利益、地区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的矛盾王小广分析说,从局部来看,某些地区的发展是合理的。但是,发展中有一个结构问题,需要从宏观上、整体上考虑配置是否合理。
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王小广说,投资时,企业和地方政府更多的只是关注了2~3年的市场,往往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没有考虑5~10年后的市场情况,对今后需求可能发生的变化考虑得比较少,没有想过现在上的项目会不会在几年后成为负担,缺乏远见。
增长和就业之间的矛盾中国最大的挑战,就是增长和就业的问题。王小广认为,如果增长不能带动就业,城乡二元结构就不能解决,增长也很难是持续稳定的。
中部崛起的问题王小广认为,当前应该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因为东部地区已经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政策可以不用太多倾斜。如果能够真正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完善宏观调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宏观调控在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调控目标应该转到总量上来。二是调控的行政手段使用还是偏多,法律、经济的手段运用还不够充分。今后宏观调控的手段应更多使用金融、货币等经济手段。
政府参与经济活动问题王小广说,在很多项目的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力量推动大干快上,而有些民营企业赌博性的投资背后,也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间接参与。
土地开发使用规则张立群认为,在这次宏观调控中暴露出土地开发使用、城市开发建设缺少规则。下一步工作的着眼点之一,就在于解决规则不完整的问题。
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把产权关系进一步完善起来,真正做到“花谁的钱、办谁的事、由谁来负责”,这需要在制度上要清晰起来,不然就会发生用别人的钱谋自己的利这样不正常的事。
标准体系的完善张立群提出,在环保方面、资源开采利用率方面,生产安全标准方面等很多行业的标准都还不完善。(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