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风暴”中沉默了几天之后,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人士终于出面作出解释,后面还跟了一篇署名文章。读了这两篇文字(均见7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感觉“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
审计署在报告中直截了当地说:“国家体育总局动用中国奥委会专项基金1.31亿元”,并无吞吞吐吐之处。那么对体育总局来说,问题就只有这么几个:第一,用了还是没用?第二,有没有权利用?第三,谁应该负责,怎么处理?
大概是因为审计署工作扎实,“有关人士”对第一个问题倒是老实回答“是的”,但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就王顾左右而言他了:“新建住宅入住职工中,绝大部分是为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老运动员、老教练员……”。
其实,问题的关键根本就不在于入住的是什么人,而在于动用专项资金违不违法、违不违规?“有关人士”回避如此关键问题,岂能不让人感到“你越说我越糊涂”?
也许正是出于对这一点的担心,只一篇文章《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强调“审计署开‘清单’,点体育总局的名,是为了国家利益;体育总局说明有关情况,也是为了国家利益”。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恐怕谁都知道,这件事情根本就不是什么动机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大是大非问题!审计署为了什么,体育总局又为了什么,我并不关心。我只关心谁说出了真相。
这篇文章中举出“武将廉颇和文臣蔺相如”故事,给人的感觉颇为不伦不类:审计署和体育总局是意气之争吗?审计署公布审计报告是为了和体育总局过不去吗?体育总局没有反唇相讥是相忍为国吗?难道作者期待有一天审计署到体育总局门前“负荆请罪”吗?
审计署公布报告是对法律负责也仅仅是对法律负责,至于报告公开之后谁开心谁难受,根本就不是它考虑的问题;体育总局见到报告之后只应该考虑报告说的是不是事实,至于“审计署是不是故意与我为难”的问题,连想都不应该想。
“有关人士”和文章作者都表达了一个核心意思:不要炒作。但我认为,对于体育总局来说,公布全部真相并严肃处理应该负责的人,才是应对“审计风暴”的最佳策略,才是平息舆论的最佳方法。(稿件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郭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