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随着第24届大选投票结果渐渐搬上电视屏幕,加拿大各地区的胜选议员也开始逐个在电视上亮相。本届大选全加共有13个华裔候选人参选,他们分别代表自由党、保守党、新民主党、绿党和加拿大马列主义党等。经过角逐,3名华裔当选新一届联邦国会议员。他们是温尼伯的麦鼎鸿(以前就是国会议员,此次再次当选),多伦多地区的庄文浩以及温哥华人都很熟悉的前国会议员、联邦政府亚太地区国务部长陈卓愉。
华人参选有了新特色
对于此次选举,华裔候选人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这几位海外炎黄子孙的当选表明,一向淡漠政治的华人开始积极参政议政。代表保守党参选的庄文浩首次参选便旗开得胜,以高出自由党对手2000多票的优势,为保守党在安大略省拿下一席。
今年35岁的庄文浩有10年保守党党龄。这些年来,他多次帮助区内保守党候选人竞选,积累了丰富的选战经验。更重要的是,庄文浩的成功,缘自他对华人社区的重视。从1997年起,庄文浩便在多个知名机构担任负责人,并为华人社区筹集了大量善款。难怪区内的选民都极力支持庄文浩,希望通过他“让国会听到来自小镇的声音”。
相比于庄文浩的成功,其他华裔候选人也许不够幸运。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的踊跃参选,已经表明华人正在改变原来不问政事的观念,开始向政治舞台靠拢的信心和决心。有媒体总结说,华人此次大规模参选有了新的特色。第一,更多人开始跨越政党界限,择党而战,这说明华人参政的方向和政治选择更趋多元化;第二,参选人士不再是单纯的土生华人,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的新移民渐渐登上政治舞台;第三,参与助选或者关心选举事务的华人越来越多,“这对加拿大来说,是件幸事。”
从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谈起这些年华人参政的漫漫长路,陈卓愉先生仍颇为感慨地对记者说,华人之所以能在加拿大政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完全是华人团结奋斗的结果。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华人移民更是逐年增加。在1993以前,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基础都很有限,华人很少参政议政,他们关心的大多是自己的生计问题。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温哥华市每一届市议会中,通常只有一位华裔议员。而在省和联邦的选举中,从没出现过华裔参选。直到1993年,陈卓愉及其竞选班子里的王耀华和李灿明两名华人分别当选联邦国会议员及省议员,才逐渐鼓舞和带动了温哥华地区华人参政议政的热情。
尽管华人参政的意识已经有了,但在从政这条路上,华人还是遇到了种种挑战。首先,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华人不知道参政这档子事,更不知道如何去参政。另外,华人对加入政党不感兴趣,不少人认为加入以后也无事可做,还不如经营好自己的小店铺,养活一家老小。即使有些华人加入了政党,也是极个别的,根基并不牢固。再加上加拿大各政党本身就对华人有些保留,因此,华人参政的道路很难一帆风顺。
华人选票受到重视
华人除了积极参政外,此次大选最明显的一点是,不管哪个党,也不管什么种族的候选人,他们对华人选票的重视在与日俱增。
加拿大第一个华裔国会议员、二战中为反对法西斯、保卫加拿大而战的华裔退伍军人郑天华告诉记者,以前,加拿大的华人非常少,不仅经济上没有太多贡献,就连参政议政都被“边缘化”了。而如今,加拿大有100多万华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华人都具有一定影响,并越来越受到加拿大政治家们的重视。比如,本届大选中,在多伦多地区竞选的一位高官,就主动与多伦多华联总会侨领联络,寻求华人支持。多伦多士嘉堡选区一位五连任的国会议员李德利,这次当选后,首先对华人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又比如,在多伦多地区,退伍军人部长麦卡勒姆由于得到华人的支持而以多数票胜出。相反,另一位知名度颇高的候选人却由于失去华人的支持而落败。这一胜一败,充分表明华人选票的分量。(来源:环球时报;作者:陈特安、丁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