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并注明摘自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
商家拒刷信用卡事件背后,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对一个行政垄断市场的对抗,这种对抗的升级呼唤着政府和央行早日退出“刷卡消费”
深圳的银商之争进入一个“冷静期”。随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调查小组介入,当地商家暂停了准备于6月28日进行的“罢刷行动”——从今年5月开始,深圳商家不满当地银行单方面制定过高的刷卡手续费,双方进行多次谈判未果。事件于6月愈演愈烈,已波及上海、广州、重庆等地。
“据说随着政府的介入,银联方面可能会在刷卡资费上有所让步,但我们并不抱乐观的态度。以往的联合罢刷,也不过是为了表达一下郁闷的心情。”深圳商家的行业代表向宾(化名)告诉本刊。
这似乎表明,在这场“银商之争”中,商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被动地位。
竞争和垄断行业的天然纠纷
深圳商家是从1993年安装第一批POS机(电子收款机系统)的。当时还没有银联组织,商家和银行都属于一对一的关系。
“由于一家银行用一台POS机,铺设一套系统,所以当时银行向商家收取的刷卡收费率并不低。有的银行收费甚至高达2%~3%。”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部一位职员说。
但在向宾看来,那时候商家倒还有选择和谈判的空间——由于各类银行规模不同,坚持的刷卡收费率底线也不同。市场份额高的银行会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坚守较高的收费底线。而中小银行却倾向于用低廉的资费换市场,在与商家的谈判中,更容易降低费率。银行也以商家的规模和资质,确定不同费率。
2002年,“为了统一各银行的交易平台,节省交易费用”,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纠纷似乎起于200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其中规定:对一般商户,发卡行和银联网络服务费为交易额的0.7%和0.1%;而对超市等特殊商户,发卡行固定收益及银联网络服务费比照一般类型商户减半收取,分别为交易额的0.35%和0.05%.“此后,零售业的刷卡费率被统一提高成了1%。”向宾说。
而同时,刷卡销售收入也在整个零售业的销售收入中开始大幅上涨。2003年,全国银行卡受理商户从年初的15万家增加到23万家,通过中国银联转接的银行卡跨行交易笔数为12亿笔,清算金额3805亿元,比上年同比分别增长90.4%和112%。
“对于已经完全市场化的零售业来说,每笔交易要扣除1%的成本,已经威胁到行业的生存。”深圳零售业协会会员部的一位负责人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为此专门发出的声明中指出:2003年全国连锁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0.92%,其中连锁超市的利润率为0.64%。不到1%的利润率,无法支撑高额的银行卡手续费。
而在这场“银商之争”中被指责剥削过于严重的银行业,似乎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1993年,央行开始推行金卡工程后,各银行纷纷斥巨资打造银行卡的前期业务--发行银行卡,铺设POS机……弥补成本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持卡者交纳的年费,持卡者因过期透支而支付的利息和滞纳金,以及商户使用刷卡系统而缴纳的手续费。
在银行卡行业最发达的美国,利息收入占到整个银行卡业务的12.28%。但中国的银行卡业务格局初成,大多数持卡人尚没有透支消费的心理,银行收取的利息和滞纳金极为有限。大量的银行卡对客户是免费提供的,因此银行获得的年费收入很少。前两项收入微薄,商家交纳的手续费,因而成为银行卡收回成本的重点。
利润来源单一,使国内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入不敷出。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列出的一份账单显示:2003年银行卡业务收入为3290万元,扣除人事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呆账、营业税附加税等成本,最终还亏损744万元。
因此,单从成本数据上来看,银商双方似乎都有“不可调和”的理由。
“银商之争表面上看是两大团体之间的利益之争,实质上是相对充分竞争的零售业向垄断的银行业发出的挑战,是市场化向非市场化的‘叫板’。”中国银行有限公司(香港)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黄少明说。
央行亲自参与费率分配
单从数据上看,很难判断谁是谁非。但从双方争执的核心——费率入手,或许可以探询银商之争的破解之道。
中国银联的监督员何海涛告诉记者,信用卡交易的完整流程涉及四方:收单银行、商户、发卡银行和转结中心(银联组织)。
其中,发卡行因为要承担消费者先消费,后再将现款打入的时滞期(信用卡最短为50天),所以要垫付大量资金;另外还要支付做卡的成本,承担持卡人赖账和破产的风险;所以发卡行在手续费的收取上会享受比较高的比率,一般达总手续费的70%左右。当然,为跨行交易提供网络平台的银联组织也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商家要被抽取的1%费率中,包括发卡行收益+银联网络服务费+收单服务费。
但具体费率的制定,始终有央行的参与。1996年4月1日,由人民银行颁布的《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规定:信用卡交易手续费率不得低于2%。1999年3月1日,《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出台,正式出现了按不同行业区分刷卡手续费的规定,手续费率最低为1%和2%。
2002年银联成立,央行对银行业的介入以另一种方式出现,银联成了连接银行与商家的惟一平台。2004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复的《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开始实施,该办法分行业规定了银行卡商户结算手续费收费标准和分配办法。这成了这次银商之争中,银行和商家谈判的底线。
但是,上述资费和分配比率的制定并没有公开透明的程序,甚至相关各方并没有真正形成协商的机制,“中国关于银行卡手续费的制定程序非常模糊,这个过程并不像是一个形成契约的市场过程,而像是一个出台文件的过程。”中国商业协会的一位人士说。据业内人士透露:《分配办法》的资费标准虽然是由央行公布的,但具体方案仍然是由银联提供的。
因此,在这场争辩中,银联成为商家主要声讨的对象。
2002年3月成立的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5亿元人民币,由80多家国内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对银联而言,一方面它隶属于央行,具有监督和平衡国内银行业的功能;另一方面,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份,又表明了它是一个盈利性机构。
虽然在《分配办法》规定的刷卡费比例中,银联收费只占0.1%的比例,但在深圳,深圳银联的下属公司——深圳市银联金融网络有限公司,作为银行方代表与商家签定了格式合同——《特约商户受理银行卡协议书》。这样,银联就封杀了商家和银行进行谈判的渠道。
因此在这次抗争中,商家不但提出了具体要求降低的资费率,更提出了要打破银联垄断,引入新的机制。“当市场只能有一个选择的时候,就不可避免有某些嫌疑。应该引入第二个网络公司,让16家银行和商家都有选择。”向宾说。
行政垄断的解决难题
提到转结中心(银联组织)的垄断,在世界各地并不是孤例。以美国VISA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六大品牌,几乎垄断了全球主要的银行卡市场。其中VISA大约占有全球信用卡60%的市场。
“但这些银联组织的垄断是银行间自发形成的,它基于市场需要提供转结服务,越做越大,直到今天成为不可或缺的机构。”万事达中国区市场及业务发展总监陈启彰说。
因此,这些组织一旦跟商家有了利益之争,通常会选取谈判或诉讼的方式解决。1996年,沃尔玛、Circuit City和西尔斯在内的数千家零售商曾以垄断和刷卡费用过高对VISA、万事达卡提起集体诉讼,2003年4月VISA和万事达卡同意向零售商支付总额30亿美元并下调借记卡的有关费用,才使该诉讼达成和解。
虽然经历了漫长的诉讼和解阶段,但商家并没有通过拒刷这样两败俱伤的手段解决。“因为毕竟这是市场契约,他们更愿意通过谈判来解决。”陈启彰说。
而在我国银联独此一家的地位却是由行政力量促成的。在高层的不断关注和促成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提出了2002年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314”计划——300个城市银行卡联网通用、100个城市银行卡跨行通用、40个城市推行异地跨行的“银联”标识卡。
从银行卡业务的兴起,到银联的成立,始终伴随着行政力量的铁腕推进。6月中旬,在深圳的银行和商家第一轮谈判破裂后,国家发改委和央行又开始联手成立调查小组,介入深圳银商之争。
深圳国内银行同业公会负责人宣称,《深圳市特约商户类别细分》和《深圳市特约商户受理银行卡奖励办法》两个征求意见稿,最迟会在6月底定稿。下月各银行将执行新的刷卡手续费标准。但这些改变,仍然局限于费率标准的改良,还没有触及这场银商之争的内核,这是深圳商家并不愿看到的结果。
“如果形成费率的机制不改变,银联采取的方法可能会是研究再研究,考虑再考虑。而我们要求的是一个市场化,有竞争的收费定价体系。”向宾说。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陈晓 王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