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六月三十日电题:把中资企业办好为香港繁荣稳定再作贡献──访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周捷
中新社记者尹丹丹
“香港回归七年来,中资企业最大的发展也可以说最大的变化,是纷纷进行调整、改革,提升企业素质。这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香港经济繁荣稳定的需要,因为只有把企业办好了才能谈得上为香港经济作贡献。”
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周捷如是概括香港中资企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据周捷介绍,截至目前,经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的香港中资企业已超过二千家,总资产规模约二千二百亿美元。其经营遍及金融、保险、证券、地产、建筑、航空、物流、仓储、码头、旅游、酒店、餐饮、电讯、电子、商业百货及超市、高新科技等领域。经过多年发展,这些企业已成为促进香港繁荣稳定的一股重要经济力量。在一些主要行业如银行、保险、航运、旅游等,其业务量及市场占有率保持在四分之一左右。
尽管如此,由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中资企业与外资和本地资本企业相比,无疑在企业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普遍感到,如果继续沿袭以前那种贪大求快、盲目扩张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周捷说。
为了适应新的营商环境,在针对自身实际重新确立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中资企业纷纷调整发展战略,进行以突出主业、规模经营、减少风险、增强竞争优势为目标的改革,对资产和业务进行了重组。一些大型中资企业更结合重组、整合,着力于健全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和决策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企业预警体系,在完善内部管理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尝试。
比如香港规模最大的中资企业中银(香港),就是由原中银集团香港十二家银行中的十家经合并、整合而组成的,这是国有金融机构第一次按最规范的国际规则进行的重组,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中资企业的调整、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又如粤海集团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下发生支付危机,由此展开历时两年的重组,该重组活动被海外评为“东亚和东南亚众多大公司进行的债务重组中规模最大也最为复杂的个案之一”,名列“二OOO年亚洲最佳重组交易”和“二OO一年亚洲最佳重组交易”。
周捷认为,经过改革、调整和重组,中资企业在优化资产结构、加强基础管理、理性地拓展多元化业务、开展品牌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均有了新突破,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与过去盲目铺摊子、注重量的增长不同的是,现在不少中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发展质的提高。
“同时,还出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周指出,“那就是受内地经济蓬勃发展的吸引,中资企业近几年对内地市场的开拓力度和依赖程度明显加大了,很多企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采取了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并举的策略。”
由此,既立足经济复苏的香港,又依托迅速扩大的内地市场,香港中资企业总体经营业绩明显改善。而且,中资企业加强公司治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努力也获得了投资者、监管机构等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到去年底,中资上市公司的市值在香港股市总市值所占比重已超过五分之一。
曾在中国原外经贸部任职多年的周捷亦坦率提出,虽然近年来中资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体制上的障碍和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另外,从整体上看,中小型中资企业的改革明显滞后,发展速度与大型中资企业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他认为,对这些问题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