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民族电影究竟应该怎样生存?艺术电影在影院放映还有多少人观赏?国产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能不能共存?这些一直是电影界内外的热门话题。去年以来,国家广电总局连续下发重要文件,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上述热门话题得到了更加强烈的关注。日前,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和电影艺术杂志社邀请部分在京学者,围绕电影市场和电影艺术的论题进行了研讨。
青年学者的疑问:民族电影业“山穷水尽”还是“海阔天空”
日前,部分青年学者撰著了一个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报告把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民族电影业的生存归结为“山穷水尽”还是“海阔天空”的疑问。青年学者们认为,中国电影正处于一种内外交困的境地和由“事业”向“产业”转变的阶段,其“初级阶段”的性质导致整个电影业比较低迷、浮躁,在艺术和市场之间形成了对立。
不仅是艺术片,国产影片整体上较难吸引观众进电影院,人们正在逐步丧失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是内地电影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如果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有多久没有去影院看电影了?这个“难题”应该能够得到许多人的首肯。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就中、美两国的电影票房做了对比:美国1990年电影票房是47亿美元,以后连年大幅上升,2003年已达94.2亿美元。而中国近年来则呈下降趋势,1992年是19.9亿元人民币,1999年以后就一直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下徘徊,这等于平均每人好几年才去一次影院看一次电影。
很多电影人认为,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不完善,是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极大障碍。报载,日前著名导演田壮壮对自己拍摄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只能在短短几天的档期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数不多的影院小厅里每天放映一场,感到不可思议。他放言:如果自己能拥有一座影院,专门放映中外艺术片,肯定会有人看,而且不赔钱。
另外不健全的发行放映体制还导致艺术片得不到更充分的宣传,进而票房惨淡。此外,黄会林、陈宝光等不少专家对北京等大城市动辄五六十块钱甚至还在寻求上升空间的电影票价进行了尖锐的质疑,因为这跟美国大城市的票价相差无几。
电影人的反思:说到底是自己不争气
过去十几年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总体经济实力翻了两番,但中国电影市场却没有相应发展壮大,相反却日渐萎缩。说到中国电影的困境,也不应该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于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VCD、DVD的日益普及、侵权盗版行为的存在等等,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VCD、DVD普及率更高,盗版手段甚至比我们还要先进,它们的电影却始终长盛不衰。这就要求我们的电影产业应该与时俱进,从观念到体制、从管理到经营,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观众的需求,围绕怎样发展电影经济做出坚实的努力。
有专家严肃指出,尽管现在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但电影编剧和导演们整体上心态浮躁,创作退步,人物平面化、情节经不起推敲、历史厚重感逐渐丧失,使得近年来国产电影精品比过去明显减少。黄式宪认为,说到底还是要怪“自己不争气”,应该“反观自己影片的艺术性到底推进到什么程度了”。
专家提出对策:以好莱坞为师,以好莱坞为戒
据闻,对好莱坞来说,2003年并不是一个好年景,一些重要电影奖项的评委都认为好莱坞影片在品质和人文上呈下降趋势,大片完全靠视觉效果抢夺海外票房,市场恶性膨胀。
内地一些专家提出,我们的民族电影应该既以好莱坞为师,认真做全球化、产业化的滚动,同时还要以好莱坞为戒,坚持自身人文的空间和审美的创意。而要改变目前中国电影的大局,必须沿着产业化的路往前走,学会跟资本结盟,并且不能片面强调跟市场脱节的品位,而是既要保持文化品位,又要做到大众接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桂青山说,事实上,中国电影本身确定的就是大众消费的品位,一部艺术电影光专家说好不行,不能吸引大多数人从头到尾看完这部电影,那此片到底多好还值得探讨。内地的不少观众还处于刚刚解决温饱的现实环境之中,无暇他顾,电影尤其不能一味和大众生活文化气息相背离。有的专家还建议尽量培养艺术片的观众群,至少使他们懂得电影的艺术形式有什么艺术含量,因为观众的接受度和观众的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电影的发展。
近年来,观众所认可的电影的功能和以前相比已有明显的变化,娱乐和审美功能已上升为主要功能,教育和宣传功能已退居其次。去年国产影片立项140部,其中民营资本参与的占到96部之多。民营资本大量加入,政策的进一步放宽,都为中国电影带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有专家指出,好莱坞影片不会完全针对中国电影市场,而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有外国市场所没有的、关于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影片。由于内地电影业步上产业化道路时间还不太长,目前还需要付出一个历史的代价。只要我们的电影政策和其他方面跟上去,中国电影市场一定会越做越大。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