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四日电 题:北京政协委员争论:是否应限制公车以解交通难题?
中新社记者 吴庆才
“公务用车改制要慎重考虑!”北京市政协委员李晓松话音刚落,立即迎来曹学坤委员的反驳“我认为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今天,北京市众多政协委员围绕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论。
根据北京市政协委员的调研报告显示,二00三年八月份以来,北京道路交通出现新一轮拥堵高峰。早晚流量高峰期间,百分之九十以上道路车流量处于饱和或超饱和,城区道路路网整体处于饱和状态,交通流十分脆弱,稍有事故,就会产生大范围的交通拥堵。
为此,委员们提出了轨道交通应成公交骨干、补贴公交与路权优先、倡导“驻车换乘”理念、保护关照骑车和步行者等众多毫无疑义的建议,但其中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建议引起了争论。
据了解,截止到二00四年四月,北京小客车保有量为一百三十五万辆,其中公车(包括企业公车、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三十六万辆,占百分之二十六点七。
许多参与调研的委员认为,在一般认为私人小汽车快速增长是造成市区拥堵原因时,却忽略了大量公务车也是一个重要根源。由于公车出行成本不用个人负担,且大多一人一车,投入高、消耗高、效率低、交通量大,给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也大。因此应尽快推进公务车制度改革。
李晓松委员当场对此表示质疑,她认为,“公务用车包括企业用车和公务员用车,这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两个重要主体,如果对公务用车加以限制或减少,那是否意味着在马路上跑的参与购物和娱乐的私家车应成为主体?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我与李委员的观点恰恰相反”曹学坤委员提出了反驳:“马路上跑的那些公车有几辆是在真正搞公务?现在公务车占的比例不足两成七,可实际上它们在公路上跑的里程所占的比重远不止两成七!公车私用,化公为私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一直在主席台就座的北京市副市长吉林把委员们的发言一一记录在册,他表示,北京市正在编制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将会认真参考委员们的意见。他透露,目前北京正在同时修建三条地铁和大量的快速路,对一些大型建筑将严格审批,今后凡四环路内可能影响到交通的建筑一律不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