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七日电 题:走过风雨八十年的黄埔军校
中新社记者
黄埔军校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简称,位于广州市珠江中的黄埔岛上。学校创建于一九二四年五月,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苏联的帮助下亲自创办起来的。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继续坚持革命立场,进行多次斗争,但都找不到正确道路。他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真正革命的武装,没有人民群众的基础。军阀是靠不住的,不能依靠这个或那个军阀的支持来进行革命。
一九二四年一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孙中山便积极筹建陆军军官学校,并决定利用黄埔岛上原有的广东陆军学校和海军学校的校址,作为军校校舍。一九二四年三月,学校举行入学考试,经过严格挑选,录取学生三百五十名,备取学生一百二十名,此为第一期学员。
一九二四年五月五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孙中山亲自担任军校总理。六月十六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他宣布,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就是创造革命军,求挽救中国的危亡”。
黄埔军校机构庞大,组织严密,国共两党都派出了一批重要干部参加领导工作。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建校时,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据统计,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九年蒋介石退踞台湾,黄埔军校共招收学生二十三期,毕业生近三十万人,其中前六期均在广州黄埔岛校本部学习,后十七期的办学地点有南京、成都等地。在国民党方面,近四十人被授予上将军衔,被授予中将军衔、担任过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以上职务的有五十余人;共产党方面,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中,担任正军职以上领导职务的有近四十人,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中一半曾在黄埔军校求学或任教,十名大将中的三位、五十七名上将中的九人出身黄埔。
在一九二四年后的几十年里,黄埔生并肩在战场上拼杀作战,历经东征、北伐和抗日烽火的洗礼。如今,海峡两岸的黄埔老校友又共同面临新的挑战——反对“台独”。
今年六月十三日,来自台湾各地的万名黄埔军校校友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举行盛大活动,他们高唱《中国一定强》、《四海中国人》等歌曲,高喊“振兴黄埔精神”、“祝愿两岸和平”、“中华民族万岁”等口号,表达他们希望中国统一、反对“台独”的心声。
去年十月,李运昌在当选黄埔军校同学会第四任会长后接受了本社记者采访,他表示要继续发扬黄埔精神,做好祖国统一大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