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一般电影节举行的电影论坛少有记者愿意参加,但昨日下午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的“中国新电影导演对话国际著名影评人”的电影论坛却座无虚席,中央戏剧学院的老教授、国内各大媒体的记者将论坛现场塞得满满当当。据悉,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以来最受瞩目的一次活动,比任何明星的到场都要轰动。曾被封杀过的“地下电影”导演贾樟柯、王小帅、朱文等人集体亮相,他们都是首次参加中国内地电影节。这场从“地下”到“地上”的公开集体亮相,俨然是第六代导演的一次“出土”记。
第六代面临新旧交锋
尽管昨天论坛涉及的话题非常分散,但对话始终纠缠着关于中国电影“新”和“旧”的交锋。就像王小帅说的,作为导演来说他们已经不“新”了,第六代导演从开始拍片,就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当代中国,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拍的电影无处放映,根本与观众见不了面。“我记得国内第一次放我的电影是在一个老外家里,我不希望拍出来的电影得到这样的结果。”
论坛上,美国著名影评人大卫·鲍德威尔的一句话或许可以解答集中在第六代导演身上新旧交替的状况。“我的朋友都说做电影最简单的就是把它做出来,最难的是把它发行出去。”的确,对于可以真实触摸到的市场以及用票房来衡量成绩的电影院,第六代导演们正在面临的或者说即将要面临的,是一块全新的领域。
新片有望与观众见面
与上影厂合作的《世界》已是贾樟柯的第4部电影了,如果说之前的《任逍遥》《站台》《小武》可以用参加过国外电影节和得到过多少国际奖项来评估,那么《世界》是他第一次拍给中国观众看的。“《世界》是我面对市场的第一次尝试,这两年来我一直在做的,就是想让我的电影正常放映,做了很多导演之外的工作。希望今年9月或10月能在电影院看到《世界》。”有贾樟柯在前,王小帅今年与上影合作的新片《我十一》也将进入运作,他说:“这是对市场的第一次尝试,按照我的个人经验,还不足以对市场回报和票房这样的问题做出回答。”
“出土”背景:中国电影导演面临断代
昨日与会的一位电影专家告诉记者,中国电影如果不再扶持年轻一代,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电影市场将全部被好莱坞吞噬。张艺谋也好,陈凯歌也好,第五代导演终究会老去,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思维、他们的风格都将落伍,中国电影导演已经面临着断代的危险!于是,有关方面决定扶持年轻导演,对于曾经违反《电影管理条例》的“第六代”进行政策教育,只要能改过的、能按照政策拍摄影片的,将统统予以“释放”。据悉,国家广电总局曾在去年底对话“第六代”,今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又在深圳专门召集他们开了一场特殊的会议,王小帅的《自行车》解禁,接着传来贾樟柯与上影合作拍摄《世界》,导演朱文邀李雪健拍摄《云的南方》……
昨日,参加本次电影节的广电总局有关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欢迎他们来繁荣中国的电影市场”。
第六代导演及影片
“六十年代生人”的第六代导演成长于上世纪80年代,亮相却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中多数人的部分作品至今没有公映,“第六代”虽然有着一致的思想渊源,反映在作品内容和形式上却千差万别。他们实际上是无法命名的一代。代表人物有贾樟柯、张元、王小帅、姜文、张扬、管虎、朱文、李欣等。
张元早期代表作:《东宫西宫》《过年回家》等浮出代表作:《看上去很美》贾樟柯早期代表作:《小武》《站台》《任逍遥》浮出代表作:《世界》朱文早期代表作:《过年回家》(编剧)、《巫山云雨》(编剧)、《海鲜》浮出代表作:《云的南方》(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参赛片)王小帅早期代表作:《苏州河》《十七岁的单车》(《自行车》)浮出代表作:《我十一》 李欣早期代表作:《花眼》浮出代表作:《自娱自乐》(本届上海电影节开幕片)
第六代导演说
贾樟柯:我们缺的东西太多
我并没觉得现在就是回归主流了,“第六代”的浮出可以说是从一种体制进入到另一种体制,我们这批人从一开始就坚持用独立的态度去表达自己,而现在终于进入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我刚拍了新片《世界》,这是我第一次与市场结合做电影,在这方面我们缺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缺少一个相对年轻的制片人群体,缺少有想像力的发行营销群体,我们面对的困难太多了,大家只能一步步来试验。而中国导演面临的事情就更多了,负担更重。
王小帅:这是我们的第一步
从去年开始,中国电影对市场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投资方对给第六代导演投资信心并不大,因为他们不了解市场对“第六代”的答复。虽然上影方面给我和贾樟柯都投拍了新片,但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只有当我们的作品进入主流市场后,可能才会有一个结论,但我认为结果可能和投资者的信心不匹配。
朱文:分不清体制内体制外
我自己拍摄电影的时间比较短,以前是当作家,后来才当导演,所以直到现在我仍然分不清电影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电影到底是什么,但我是“地上”的和“地下”的电影都拍过。(来源:信息时报/成都商报、作者: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