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7日电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高考学生正在经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考试前夕,北京娱乐信报记者走访了一些资深教师、往届考生及家长,请他们提出了一些经验和建议。
高考的临场状态和考后的心理调节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考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的情况,也可以说,成为考试的重要环节和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就如何使考生在考试这几天发挥得更好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前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主任尹宗禹老师。尹老师有着多年研究高考问题的经验。
科目安排有意图
每年考试都把语文安排在第一门是有其用意的。语文是一个比较平缓的科目,不会让考生有大起大落的差异,可以客观平和地把学生引入整个高考的考试状态。
语文考试是把考生带入高考状态的第一步,考生应试时要做到心态平衡,随时释放自己的紧张和兴奋,以一颗平常心来面对考试。语文最关键的是作文,是真正拉开档次的环节。但是,往往自己的心理分数与卷面的实际分数会存在差异,有时自己认为写得不好也有可能成为一类文。因此,对于语文考试,考生和家长都不要有过多的担心,考完后要尽快进入下一门的考试准备中。
考完一门忘一门
作为考生来讲,不要总想着考过的题目,要尽量放开,考后不要和同学对题,尽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有时考生心里总是放不下,尤其对知道做错了的题一直难以释怀,这样会使精神和精力都不集中,影响到下一门的准备工作。可以通过和家长、老师的交流调整一下心态,千万别一个人闷头儿乱想。
考生和家长都应该明确,就高考考试这几天来说,不光是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更多的是在检查考生的心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就像化学试剂里的催化剂一样,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应变等能力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这样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做个好的聆听者
作为家长,更应该稳定住自己的情绪。
-不要一考完就问有关考试的一系列问题,最好一句也不要问。
-不要对考生的作文情况随意加以评判,家长单凭自己的感觉评价考生作文的优劣,会在很大程度影响考生的情绪。
-如果考生愿意交流,家长要做个专注的聆听者,让考生以自己的方式发泄出考试的郁积。
营造良性的紧张心理
家长要从侧面做好考生的助手,料理好他们的生活休息,同时在思想上多开导、多安慰,不要给考生更多的无形压力。另外,也要适时地给考生说一些有关考试的事项,既不影响考生的考试情绪,又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应考氛围,使考生有这种考试时应有的良性的紧张心理,会对考生的考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尹宗禹老师说,高考是在检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多方面的综合水平,而考试这几天更多的是在比心态。那么,考生在这几天就要调整好自己,在生活上多注意,按时休息,听听音乐,不要再过多地复习了,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更重要的。
老师提醒
家长“三要”“三不要”
北大附中-高三政治教师舒嘉文
-高三语文教师程翔
家长“三要”
-要帮助考生检查是否带齐考试用具及证件。
参考话语:“准考证带了吗?”“2B铅笔准备好了吗?”
-要安排好考生起居,要起带头作用。
参考话语:“不早了,咱们都关灯休息吧。”
-要多一些微笑和鼓励。
参考话语:“平时学得不错,没问题的。”
家长“三不要”
-不要问敏感性的话题。
切忌话语:“考得怎么样啊?”
-避免明示或暗示考生以前犯过的错误。
切忌话语:“你平时做数学总是马虎,这次可别犯老毛病啊!”
-不要看到考生情绪低落就神色大变。
切忌话语:“怎么不高兴啊,是不是没考好啊?”
-如果考生提到哪科没有考好,不要埋怨。
切忌话语:“是不是又粗心啦!”(文/和岳 崔昕 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