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6日是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诺曼底登陆战(Normandy D Day)60周年纪念。
当年,就有一名在英国空军服役的新加坡人参与这场战役,他还因为所驾驶的侦察机被纳粹德国战斗机击落,成为战俘。
被西方空军列为“二战飞行英雄”的陈家海(Tan Kay Hai),是在英国空军第二中队服役,他是队里唯一的华人。
诺曼底登陆战爆发后,他驾驶侦察机侦察德国装甲增援部队阵地,为盟军提供空袭目标,以削弱德军支援。
他是在1944年6月29日完成任务回返伦敦盖威克(Gatwick)基地时,在法国巴黎北部上空被击落。虽然他安全跳伞逃生,却被德军逮捕,关进臭名昭著的Stalag Luft 3战俘集中营。德军节节败退时转移战俘,让他能趁机跳出押俘火车,辗转逃到美军阵地,由美军送回伦敦。
其实,在诺曼底战役前,陈家海已在意大利立下侦察和轰炸德军炮兵阵地有功而在1943年获颁“卓越飞行十字勋章”。
儿子曾是游泳健将
陈家海1991年去世,终年77岁。他的儿子陈传兴在1960年代曾是新加坡著名游泳健将,多次获得东南亚半岛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前身)金牌,是新加坡设立体育奖以来第一个最佳男运动员。
但陈家海这段曲折离奇的“欧战历史”,和他在1950年组织志愿空军联队的事迹,鲜为人知。
尤其是英国在战前派送114名新加坡人到加拿大接受飞行训练,也只在记载欧战飞行员逃生事迹的西方书籍提到陈家海故事时略提一笔。
陈家海是潮州人,在端蒙小学和圣安德烈中学受教育。战前从事汽车销售员,居住在实龙岗路圣乔治路一带。
现在,陈家海的孙女陈丽儿(次子陈传成的女儿)有意为他撰写传记。
陈丽儿受访说:“跟很多大难不死的战俘一样,祖父不太愿意提起他参军、卷入欧战和成为战俘的那段往事。但我认为这是新加坡历史的一部分,不只是我的家族和我们的孩子,其他新加坡人也应该分享这段历史。我们几个堂兄弟姐妹觉得应该把他的事迹出版成书。“只是,我们手头上的资料太少了,只有一些西方书籍的记载和剪报,以及伦敦档案馆资料,然后就是公公的个人作战飞行记录册,我们非常缺乏他在本地的资料。我希望认识我公公的人,包括他的朋友、战友、同事等,能跟我们联络,提供一些资料,协助我们完成这个心愿。”
巴黎逃生记
陈家海在1944年中调回英国,到以伦敦盖威克为基地的第2中队,驾驶Mustang战斗机。6月6日盟军登陆诺曼底,反攻欧洲,第2中队负起深入德军后方侦察装甲部队阵地的任务。
根据英国官方档案,陈家海参与第一天掩护登陆的空袭行动。
在6月29日的两机一队侦察任务中,他和1号机队员在回返伦敦基地时,在巴黎附近上空遇到8架德国ME 109战斗机。敌机分两路攻击他们,他的右机翼被毁,整架飞机以640公里时速从1000米高空下坠。
根据“Into the Silk”一书,他弹出机舱张开降落伞时,飞机已跌到70米上空。西方飞行员认为,到这个高度才打开降落伞太迟了。
更糟的是,陈家海的降落伞是当天早上临时向别人借用的,来不及调整吊带,结果松宽的吊带使他降落时脸朝地面俯冲。
数分钟后他整个脸撞上地面。他告诉媒体:“我眼前一黑,后来感觉身旁有东西靠近来,睁眼一看,是几头牛在看着我。我立刻爬起来收伞,以隐藏行踪。但整个左边身体剧痛,鼻孔和嘴不断流血,只好再躺下去。我感到心跳很快,很害怕,但又找不到外伤。当我知道原来鼻孔和嘴流血是脸部落地时被氧气面罩压伤而不是内伤,我放心了。”
不过,这一跌,使他跌断3根肋骨和右脚,打开降落伞时也使他的肩骨脱臼。他过后成功站立,离开农田,走到大路上。
他看到一家农舍,但尝了闭门羹。第二家农户的年轻法国夫妇让他入屋休息,给他换上平民服装,安排他到旁边小屋子睡觉。相信这对夫妇后来拿了他的军服和降落伞向德军告密,他在睡梦中被找上门的德军逮捕。陈家海被送往专门囚锢空军的Stalag Luft 3战俘营。
在他的战斗机被击落后,一家英国报章报道他已丧命,还写了一段他在意大利立下奇功的报道。
联军节节挺进,越过莱因河时,一些战俘企图越狱,但不成功,而被德军转移。陈家海被押上一列火车,但在中途跳车成功。他误打误撞逃进美军阵地,由美国人送回英国,结束8个月战俘生涯。
英国人在欧战接近尾声时策划反攻马来亚,陈家海也盼望能加入光复家乡的战事,但战事尚未开,日本已投降。
出身富裕家庭
在3年零8个月的二战期间,陈家海的妻子和家人跟他失去联络,他们不知道他是死是活。直到1945年9月的一天,陈家海突然在圣乔治路的洋房家门口出现。
根据西方书报,他非常风趣、勤奋,队员称他为“查理·陈”(Charlie Chen)。他不满足于在后方驾运输机,提出上前线要求,最后获准为侦察战斗机机师,驾驶spitfire,专门侦察和拍摄德军炮兵阵地。
这些任务包括攻击最少3个炮兵阵地。但他在一次侦察Ausonia地区的任务中,摆脱5架德机ME 109纠缠,一举歼灭5个炮兵阵地,而在1944年2月获得英王颁发卓越飞行十字勋章。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陈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