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时捷报道
5月24日,当保罗·安德鲁匆匆离开北京时,尚且拒绝对他的成名作——巴黎戴高乐机场侯机厅坍塌一事发表评论。他在机场简单表示:“我无法解释发生了什么。我还不清楚。”但20几个小时后,当安德鲁抵达巴黎机场时,口气已经转硬,他断然否认自己对这起事故负有责任。“我不认为我有任何过错,”他说,“对这种类型的建筑(设计)都要进行很多检查……如果有任何错误,那决不会是因为疏忽。”
安德鲁抵达巴黎后,躲开记者们的“围攻”,沿着另外一条通道到2E侯机厅事故现场视察。据在场人士透露,安德鲁当时一言不发,随即消失在媒体的视线外。当晚《国际先驱导报》即致电安德鲁在巴黎的办公室,其工作人员表示安德鲁在初步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暂不接受外界采访。一位熟悉安德鲁的记者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事故原因调查目前看来不可能在短期内有结果,因此平时和媒体关系不错的安德鲁也必须言行谨慎。
可能面临“过失杀人”调查
一位黄姓中国工程师依然记得两个月前他见到戴高乐机场时的激动心情,“我当时还感叹,法国人的设计和施工真牛。顶棚上有那么多窟窿,竟然还能把混凝土结构做得那么薄。”回忆起当时站在那个著名的顶棚下的欣喜,黄工程师心有余悸。
安德鲁的这一设计当时就被很多人认为是“大胆”之作:650公尺的长廊中间没有任何隔断,钢筋混凝土厚度30公分,整体覆盖三万平方米玻璃。安德鲁自己虽然承认这样大的跨度设计极为少见,但是他认为设计并没有问题,也没有使用任何新材料,因此想不出事故原因在哪。但是他已经表示将全力配合调查工作以查明事实真相。
目前法国方面已经目前正在进行的调查有两项,一项是司法调查,另外一项是技术调查。目的是查明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原因究竟出在设计、计算、建筑还是地质结构上,以及其中是否有犯罪行为。法国交通部长已经明确表示,检察机构已展开“过失杀人”调查,调查重点集中在建筑设计及施工上。
中国作品接受安全质疑
65岁的安德鲁为中国人所熟知,是因为他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巨蛋”方案四年前曾在中国建筑学界和民众间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当时有人质疑:在北京这样的一个地震多发区,一旦发生事故,观众如何从水底通道逃出?著名科学家何祚庥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安德鲁的设计过于看重形式,疏忽了安全要素。”
安德鲁对此的回应是:“我虽无法详细就每个技术问题一一解释,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设计经过世界上普遍认可的安全标准检验,绝对不可能是一个有安全隐患的建筑。”
据了解,安德鲁在23日返回巴黎前,在质量监督人员的陪同下,两次到国家大剧院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几个关键点进行了检测,并详细向施工负责人讲解了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国家大剧院业主委员会已经明确表示:“巴黎机场坍塌事故不会对国家大剧院的施工产生影响。”但是安德鲁在中国的名声显然已经受到了怀疑。他在上海的两项作品——浦东国际机场和东方艺术中心纷纷澄清自己和安德鲁的关系,表示他们的结构设计是和中方设计公司共同完成的,没有安全问题。
大胆构思带来安全隐患?
继29岁时设计了巴黎戴高乐机场一举成名后,保罗·安德鲁主持了世界上不少大型机场的设计。但国家大剧院却是他得到的第一个剧院项目,在此之前,他曾经参加了日本一家剧院的竞争而未能中标。法国《世界报》对国家大剧院“巨蛋”的描述是:“一个覆盖着钛的巨型斜圆透镜,四周环绕着水,与戴高乐一号机场被一圈降落跑道围在中央同出一辙,然后通过地下走廊与城市连接,仍像戴高乐机场一样。”
一位业内专家指出,安德鲁的设计构思大胆,但往往因为忽略建筑周边环境而易导致安全隐患。比如他在中国设计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当年也曾难倒工程施工人员。安德鲁将浦东机场航站外形设计成振翅欲飞的海鸥,这须由一种独特的屋盖来支撑。在进厅站处,三面敞开,上海台风频繁出没,浦东机场又毗邻东海,屋盖更容易被狂风掀翻。虽然这一技术难题其后得以顺利解决,但“海鸥”能否经历多年的狂风暴雨的考验而岿然不动依然是个问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从理论上来讲,结构问题一般由专业的结构设计师负责,安德鲁这样的建筑设计师由于只负责整体外形、不进行具体运算,应该和结构问题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一个建筑师采取的方案比较大胆,对于结构的挑战自然要大很多。因此,如果调查证明事故原因是因为设计,安德鲁也应该不会负主要责任。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