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离石五月二十六日电 题:退耕还林千秋业 犹记盛唐葱茏时
中新社记者 翁阳
这里山连山、峁连峁,这里西临黄河、相望陕北。这里是粗犷雄浑的黄土高原,这里在唐朝时人烟稀少,森林繁茂。
然而,千百年的自然风化与人为之过给吕梁带来了连绵无际的秃岭“风情”。山地与平原面积近乎九比一的残酷比例,使得这里的人们为填饱肚子,开垦坡地种粮之状况非常普遍。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肇始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更是演绎出一场盲目开山种田的悲剧。
以科学的眼光再度审视,即使坡地开垦能为吕梁当地增加一些粮食产量(且不少坡耕地都是水肥条件差的瘠薄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一般年产量仅百十来斤),但却对林草植被造成了毁灭性破坏,随之而来的则是得不偿失的环境恶化。
据了解,近年来无论是长江抑或是黄河,其泥沙量有三分之二来自坡耕地。以一九九八年的长江大水为例,其洪水流量并非历史最大,但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位。究其根本就是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拥入河道、湖泊,造成河床抬高、湖底淤积。
阻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已刻不容缓!
一九九九年,中国中央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启动了“功在当代,利泽千秋”退耕还林工程。西部地区为此工程之关键所在,吕梁则为山西之重中之重。
作为山西省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和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科技试验县的吕梁中阳,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其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气候十年九旱,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极端恶劣。
中阳林业局某官员告诉记者,多年以来中阳一直在造田淤地、增产粮食上做文章,结果事与愿违,气候环境越来越差,粮食低产造成农民收入徘徊不前。
历史的教训使中阳人开始明白,干旱半干旱山区的根本优势在于林灌草牧,要实现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走生态农业的道路。四年来,这个人口仅仅十余万的弹丸之地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近四十万亩,且造林成活率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据不完全统计,自二000年吕梁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至今,全区十三个县市、一百二十九个乡镇、一千八百零四个行政村,已累计投资三亿多元,完成退耕还林约三百万亩,退耕区农户人均直接增收五百多元。
同年启动的吕梁天然林保护工程,共累计完成封山育林五点八万亩,造林二十五万亩,新建森林管护站三十九处,配备专职护林员二百九十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使全区四百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今天,无论驱车于山间公路或是站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峰峦上远眺,你会发现蓬勃共生的插柏、油松、刺槐、沙棘等诸多植被已为昔日的秃岭披上了绿色外衣。盛唐葱茏时光在未来之重现可堪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