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5日电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一首《乡愁》,把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名字深深镌刻在了无数读者心上。新闻晨报报道,日前,当这位著名的乡愁诗人出现在同济大学作家周的活动中时,学子们显得特别雀跃。
两鬓斑白却仍十分幽默的“乡愁诗人”说,在中国台湾人的乡愁中,那种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现在是越来越少,但文化的乡愁是有的,比如读小说、读中国古文、读唐诗宋词、或者看电影看到一些画面,都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文化的来源,或者看到我们文化的背景。但是余光中说,全世界都在全球化,全球化很容易让一个民族的文化流失,所以,他特别喜欢在写作中强调自己作品中的历史感、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前,余光中曾说过一句话:“蓝墨水的上游就是汨罗江”,在他看来,中国所有的作家,所有的诗人都会从屈原的诗歌中寻求灵感,认同自身的文化来源。
诺奖只是一个西方奖
几乎每次接受采访,余光中就会被问及“如何看待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问题,他觉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一个情结,正确的看法应该是:把它看成一个西方文学奖,而不是世界文学奖。在他看来,居住在本土的中国人大可不必因没有获得过该项文学奖而自卑。
他说,自上个世纪初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就绝大部分是西方人,而且瑞典附近的作家得奖比例特别高,这说明评委的眼光看得不够远。另外,评奖还受到了地理、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得奖的作家大概是不错的,当然其中也有二流水准的。没得奖的,也不乏大作家,比如托尔斯泰。”他的结论是:“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世界文学的唯一标准。”
余光中认为,一位作家的知音,一定是他自己的民族,因为别的东西都比较容易国际化,比如绘画、音乐,唯独文学的语言属于它的民族,当然语言也可以国际化,可以透过翻译传播到别的地区,但是翻译经常会使一个民族的语言变味、打折。
对于内地的散文创作现状,余光中表示,最大的问题是,都过不了感性这一关,无力吸收诗、小说、戏剧甚至电影的艺术,来开拓散文的世界,加强散文的活力。
否认"奉劝余秋雨"
余光中说,他最看好余秋雨、贾平凹、史铁生等人的作品,尤爱余秋雨的散文。“他的散文将文化的知性与文化景点的感性融合在一起,自成一家。”但余光中在沪上否认了他在接受京城媒体采访时所说的对余秋雨大文化散文陷入了某种套路的批评,同时也否认了奉劝“余秋雨暂停写作三五年,以寻找新的突破口”的说法,他说,这都是媒体人的杰作。(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