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离石五月二十四日电题:吕梁大地“百灵鸟”张建琴
中新社记者 张恩
在一个细雨纷纷的下午,记者与吕梁地区孝义市碗碗腔剧团知名演员张建琴相识,并采访这位演员从事艺术之路的精彩章节。
在山西吕梁城乡一带,当地民众对一种流传的民间小戏——碗碗腔热爱有加。碗碗腔,又名“纱窗调”、“月调”,为山西省一稀有地方小剧种。演出时因有一碗似铜铃参与伴奏,其音色清脆悦耳委婉动听故得名。村里的老一辈人评说:听一回碗碗腔,那感觉胜过陈年老酒,赛过三伏天的冰镇西瓜。
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员张建琴在自己喜爱的艺术道路上已经走过三十多个春秋,她是中国戏剧第十六届梅花奖得主、山西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当地人把张建琴比作吕梁山上的百灵鸟,有她的地方就有碗碗腔美妙动听的唱腔。
张建琴天生一副好嗓子,演唱起来如行云流水,韵味浓郁。三十三年前,十一岁的她以一曲《看见你们格外亲》,深深打动了许多人的心,从此叩开为之奋斗一生的艺术殿堂大门。次年,小建琴考入孝义县碗碗腔剧团,十五岁便成为剧团的台柱子。当年,张建琴所主演的《红灯记》的李铁梅、《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等角色,至今仍使许多戏迷津津乐道。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张建琴在自己的艺术天地里,一直把为百姓演出,为民众服务作为己任。“一年下乡演出一百多场次是最保守的统计”她说。
“碗碗腔是家乡的地方戏,我希望它能尽快走出去,也给更多的人带来欢乐。”秉承如此信念,张建琴继承传统碗碗腔戏曲精华,广泛汲取外乡其他多种戏曲之长处,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从而使得自己的艺术功底更加深厚。
年年岁岁,伏去冬来,张建琴的艺术素养在不断提升。登台演出时,她的“假声”真声浑然一体,“尖音”、“二音”婉转自如,她把碗碗腔旦角的演唱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天地。
于上苍的“偏爱”,山西吕梁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成为当地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每遇矿难发生,也给一些人家带来不尽痛苦。愿煤炭安全生产警钟常鸣,愿煤矿事故不再发生,张建琴与自己剧团一班人下矿井、访矿工、深入生产一线,收集创作素材,创作出大型碗碗腔现代戏《酸枣坡》,到吕梁地区产煤乡镇巡回演出。她的泪水与观众的泪水流在一起,她的笑声与观众的连在一起。静静的潜移默化当中,人们再一次把安全产生的弦绷得更紧。
去年,丈夫在病重期间,张建琴把整个心思用在《酸枣坡》一剧的创作中,直到心爱的丈夫永远离她而去,张建琴才意识到这人生一大悲哀不可避免地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泪水抹去,哀伤压下。张建琴为弥补排练戏剧经费紧缺,竟将丈夫的抚恤金全部拿出用于剧团。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建琴从贴身的小口袋里掏出四张黑白照片,一一介绍丈夫、孩子和她。交谈中,她一时显露出有几分惆怅:人生如此短暂,转眼已是中年。假如时光倒流二十年,我会为碗碗腔戏剧做更多工作。“不过,我会珍惜每一天的。”一种自信的目光又重新回到张建琴的脸上。
今年是张建琴人生事业又一丰收年。大型碗碗腔现代戏《酸枣坡》巡回演出大获成功。四月底她在山西省城参加劳动模范大会上,她捧回一枚金灿灿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近日在黄金时段播放了她主演的现代戏《酸枣坡》,人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这位吕梁山上的百灵鸟。